[实用新型]刮痧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2454.4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朋;高汉义;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朋 |
主分类号: | A61H11/00 | 分类号: | A61H11/00;A61H39/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坊市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刮痧治疗用的刮痧板。
背景技术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如刮痧板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风寒湿痹所致的肌肉骨关节疼痛等症状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传统刮痧先将刮痧油滴到皮肤上,很容易到处流淌,而且随着刮拭动作刮痧油分布不均匀,往往刮痧板一侧较干燥,另一侧油聚集而流淌。另外,现在使用的刮痧板是使用木材、牛角或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的边缘为平滑曲线的板,用板的边缘对患者皮肤表面进行刮痧治疗。但这种刮痧板的边缘曲线都近似直线,对大面积部位刮疗时可取得较好效果,而对一些突出部位,特别是手指、脚趾等成凸曲面部位时,或者凹陷部位,因接触面过小或不能深入,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刮痧板,在刮痧治疗时,能够使刮痧油分布均匀,使刮痧操作变得更加简便;且该刮痧板能够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操作,提高了治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刮痧板,包括刮痧板体,在所述刮痧板体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与人体各部位弯曲程度相适配的刮痧刃缘,在所述刮痧板体上设置有凹陷的容腔,在所述容腔内设置有刮痧油吸附层,在所述刮痧板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容腔与所述刮痧刃缘的出油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若干个刮痧刃缘的刃峰上部分别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刮痧刃缘包括与人体平坦部位相吻合的长直形刃缘部;与人体各弧形部位相吻合的大凹陷弧形刃缘部、中等凹陷弧形刃缘部和小凹陷弧形刃缘部;所述容腔包括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第三容腔和第四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第三容腔和第四容腔分别与所述长直形刃缘部、大凹陷弧形刃缘部、中等凹陷弧形刃缘部和小凹陷弧形刃缘部之间相连通的出油通道分别为第一出油通道、第二出油通道、第三出油通道和第四出油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刮痧板体的边缘还设置有一个尖锐的第一凸角和一个圆钝的第二凸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长直形刃缘部和所述大凹陷弧形刃缘部连接,在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凸角;所述大凹陷弧形刃缘部与所述中等凹陷弧形刃缘部连接,在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凸角;所述中等凹陷弧形刃缘部与所述小凹陷弧形刃缘部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刮痧板体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与人体各部位弯曲程度相适配的刮痧刃缘,该刮痧刃缘包括与人体平坦部位相吻合的长直形刃缘部、与人体各弧形部位相吻合的大凹陷弧形刃缘部、中等凹陷弧形刃缘部和小凹陷弧形刃缘部。长直形刃缘部用于刮拭较平坦部位,如腰背部,腹部;大凹陷弧形刃缘部用于刮拭较大弧形部位,如大腿部;中等凹陷弧形刃缘部用于刮拭中等弧形部位,如上肢、小腿;小凹陷弧形刃缘部用于刮拭细小部位,如手指、脚趾。在刮痧板体的边缘还设置有一个尖锐的第一凸角和一个圆钝的第二凸角,第一凸角用于点按较凹陷穴位,如极泉;第二凸角用于点按较平坦处穴位,如各背俞穴。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增多,可以适用于人体各部位的刮痧治疗,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刮痧板体上设置有凹陷的容腔,在容腔内设置有刮痧油吸附层,在刮痧板体内设置有连通容腔与刮痧刃缘的出油通道。因此将刮痧油吸附层浸满刮痧油放到容腔内,刮痧油可以沿着出油通道慢慢渗出到刮痧刃缘处,使刮痧油在刃缘处分布均匀且保持刮痧刃缘与皮肤接触处始终湿润起到润滑作用,本实用新型使刮痧操作变得更加简便易操作。另外,在刮完一段皮肤后还可以将刮痧油吸附层取出擦拭吸收皮肤上的刮痧油,再用于另一段皮肤的刮拭,如此可以节约刮痧油,对于刮痧油中放置了麝香等名贵药材者特别适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刮痧板体,21.长直形刃缘部,22.大凹陷弧形刃缘部,23.中等凹陷弧形刃缘部,24.小凹陷弧形刃缘部,31.第一容腔,32.第二容腔,33.第三容腔,34.第四容腔,4.出油口,51.第一出油通道,52.第二出油通道,53.第三出油通道,54.第四出油通道,61.第一凸角,62.第二凸角,7.刮痧油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朋,未经陈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2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式振动器
- 下一篇:一种外用中药膏防抹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