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2429.6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良好接地效果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连接器乃众所知悉的知识。同轴电缆连接器典型上连结于具有螺纹接口连接器的电子装置,使同轴电缆与各种电子装置电气上成为一体。
已知同轴电缆连接器有一些缺点。同轴连接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连接器本体与接口连接器间具有良好的接地接触。同轴连接器的已知技术问题牵涉到连接器本体的接地性是否良好,即连接器本体与接口连接器间是否具有良好的接地接触。如图1所示的F系列的连接器,可做为已知连接器的一代表性实例。F型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10,该连接器本体10包含一外套筒11,一内套筒12同轴的配置在外套筒11内,及一可回转的螺帽13配置于内套筒12周围。该连接器本体10可用以机械与电气上连接一同轴电缆于电子装置14的螺纹接口连接器15。
F系列的连接器本体10与螺纹接口连接器15在组合上有一个固有问题,螺帽13未能完全与螺纹接口连接器15结合,使得内套筒12与螺纹接口连接器15间留下一个未接触的间隙S,该间隙S导致连接器本体10与螺纹接口连接器15的接地性变差,而使电气信号传输性能降低,造成其间的接触不良须予以克服。
所以,目前需要一种连接器,它能有效地且长期保证连接器本体与螺纹接口连接器间的接地接触,以获得良好的电气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在螺帽与内套筒间提供一导电接地弹簧,且藉由弹性翼部来保证与螺帽的内凸缘做机械与电气上的结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可用以机械与电气上连接同轴电缆于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螺纹接口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径向相隔的同轴内、外套筒、及螺帽,该内套筒的前端具有外凸缘、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及后端延伸部;该螺帽结合于电子装置的螺纹接口连接器,该螺帽的末端具有内凸缘;其特点是:该连接器还包括导电接地弹簧,该导电接地弹簧安装在所述内套筒的第一接口部与螺帽的内凸缘间,该导电接地弹簧具有一内环形部配置在内套筒的第一接口部周围边缘,数个成片状的弹性翼部间隔形成在内环形部边缘,该弹性翼部自内环形部末端向外弯曲与螺帽的内凸缘做机械与电气上的结合,当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螺帽完全锁在电子装置的螺纹接口连接器时,该弹性翼部自张开被压缩至闭合,而位在螺帽的内凸缘与内套筒的第一接口部间,藉此在螺帽与内套筒间提供电气连接。
藉此,当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螺帽完全锁在电子装置的螺纹接口连接器时,该弹性翼部自张开位置被压缩至闭合位置,而位在螺帽的内凸缘与内套筒的第一接口部间,藉此在螺帽与内套筒间提供电气连接。
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操作方式以及目的与优点,藉由参考下列的叙述及附图,当可更加容易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同轴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螺纹接口连接器未完全结合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立体部分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电接地弹簧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电接地弹簧的左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结合于电子装置的螺纹接口连接器的步骤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结合于电子装置的螺纹接口连接器的步骤示意图二。
标号说明:
连接器本体10 外套筒11
内套筒12 螺帽13
电子装置14 螺纹接口连接器15
同轴电缆连接器20 内套筒21
外凸缘22 第一接口部23
第二接口部24 后端延伸部25
外套筒26 内凸缘27
后端延伸部28 螺帽29
内凸缘291 螺纹292
导电接地弹簧30 内环形部31
孔32 弹性翼部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2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