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级进落料模排料传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1437.9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徐永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进落料模排料 传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级进落料模排料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冲压模具领域中,决定零件生产成本的不只是冲压模具成本的高低,还包括零件生产效率、以及投入零件生产中的人力资源等很多因素,材料利用率的高低更是直接决定该零件的生产成本。
为满足拉延工序或成型工序的需要,往往大多数坯料外形是不规则的,因此需要增加一道落料工序。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生产厂家会放弃模具成本较低的单片落料模具,而宁愿采用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的级进落料模具。因为相对于单片落料模具而言,级进落料模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级进落料模具的生产要求有匹配的开卷落料机床,大体上而言开卷落料机床工作包括:卷料上料、开卷、校平、(级进落料模具工作)、成品零件堆垛。考虑到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开卷落料线一般都采取全封闭式无人操作,但这导致一个新的问题产生。由于开卷落料机床前、后侧都有舱门封闭,那么级进落料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或零件不能从机床前、后侧排出。而往往很多级进落料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或零件不得不从机床前、后排出,如图1所示。
一般情况下,很多生产厂家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打开开卷落料机床的前、后侧的舱门,让人工参与废料或零件的排出。这样做无疑解决了问题,但也使生 产成本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模具的整体结构简化又能提高操作安全系数的双向自动出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级进落料模排料传送机构,包括两组电动传料机构和一组气动托料机构,
上述电动传料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系统、传送皮带,电动传料机构安装在下模,其作用是给工件提供运动的动力源;
上述气动托料机构包括气动机构和托料机构。气动托料机构安装在下模,其作用是给工件提供升降运动,将工件在两组电动传料机构之间进行位置转换,从而实现工件运动方向的改变。
上述电动传送机构1的安装高度与电动传送机构2的安装高度存在高度差。也就是说电动传送机构1与零件接触面的高度相比电动传送机构2而言存在高度差。
上述电动传送机构1、2向工件提供运动的动力源,气动机构3向工件提供升降运动。
当电动传送机构1将工件传送到气动托料机构3,然后由气动机构3向工件提供升降运动,将工件搁在电动传送机构2上,再由电动传送机构2将工件传送至所需达到的位置。
气动托料机构3和电动传料机构方向可任意调整,可将工件传送至任意位置上。气动托料机构3形状可任意调整,可向形状各异的工件提供升降运动的 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级进落料模排料传送机构的使用范围相当广,可以装在机械加工设备上实现废料排出和成品件传输的方向转换,在多各种场合的模具中均可以安装此机构,实现制件或者废料的传输方向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在不增加任何人力资源的投入、不降低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的前提下解决上述不规则坯料的落料问题,且具有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可操作性高,易调整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级进落料排样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级进落料模排料传送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级进落料模排料传送机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电动传料机构1、2和一组气动托料机构3。其中气动托料机构3包括气动机构3-1和托料机构3-2,如图2。电动传料机构1、2都用螺钉固定在下模座上,电动传料机构1与工件接触的表面比传送皮带2高10毫米,且电动传料机构1、2动作可由机床电路控制。气动机构3-1与托料机构3-2用螺钉固定组成气动托料机构3,气动托料机构3提升到最高点的时候与工件接触的表面和电动传料机构1等高,气动机构3-1安装在下模座上,且气动机构3-1的动作可由机床气路系统控制,以实现自动升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