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自动出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1419.0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1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刁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2 | 分类号: | B21D4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向自动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效率是获利最大化的根本,特别是在生产领域,效率直接影响着成本。开卷落料时,一次冲两件是在编制工艺时优先考虑的。自动出件堆件也是提高效率的好途径。如图1所示,是现有双向自动出料机构示意图。前侧与右侧出件,第一片从下面出来,第二片从右侧出来。而这种出件方式,左侧的分离刀座面要悬空一部分,对模具的强度及寿命有一定的影响,模具结构也加大了很多,加大了模具成本。操作者在前侧操作,第一片向前侧滑出,对操作者的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提供一种使整个模具实现此功能,又能简化模具结构,还能提高安全系数的出件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模具的整体结构简化又能提高操作安全系数的双向自动出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自动出料机构,包括自动打料机构,还包括托料机构,滚动滑料装置;
所述托料机构包括推件块和气动机构;推件块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气动机构上;通过设置导向支撑架支撑推件块并沿固定方向运动;
所述滚动装置固定在托料架上,气动机构固定在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在托料架上,托料架下设有支撑板,托料架连接举升器,举升器设有限位块。
上述的气动机构是气缸。
在上述支撑板的下部设有加强支撑板与托料架的强度的加强块。
根据需要,可在侧面气缸固定处固定有标准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向自动出料机构可实现一次双向出件堆件,满足客户不同方向堆料的要求。模具结构简单容易控制,能迅速的排出制件,模具结构紧凑强度好,气缸可互用。节约了模具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双向自动出料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自动出料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自动出料机构示意图。
图4是又一本实用新型的双向自动出料机构示意图。
1-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3-推件块固定板;4-推件块;5-固定板;6-导向支撑架;7-气缸;8-气缸固定支架;9-支撑板;10-托料架;11-加强块;12-气缸固定支架;13-气缸旋转支架;14-气缸支架;15-限制举升器;1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一种双向自动出料机构,包括自动打料机构,还包括托料机构,滚动滑料装置。
所述托料机构包括推件块4和气动机构7,气动机构7是气缸。推件块4通过固定板5固定在气缸上进行运动。导向支撑架6支撑推件块4沿固定方向运动。
所述滚动装置固定在托料架10上,气缸固定在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2上,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2与固定板8焊接在一起,固定在托料架10上,加强块11起到加强支撑板9与托料架10的强度。托料架10通过举升器15进行上下运动。限位块16限制举升器15的行程。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自动出料机构包括推件块4,固定板5,气缸7,气缸固定支架8。备用机构(后侧出件)气缸(气缸可用原有的),气缸支架14。其中,推件块4,固定板5,气缸旋转支架13,气缸固定支架12的尺寸大小及形状可视制件的形状而改变,气缸的行程也可视制件的大小来调整。气缸7固定在气缸固定支架8上,气缸固定支架8固定在托架10上,与托架10一起上下运动。托架受弹簧力,在上模顶杆的作用下进行上下运动。气缸是可控的,模具闭合状态下,气缸是伸出状态,模具打开时,气缸回程,把制件打出。模具上设有感应器,当模具打开时,气缸开始做回程运动。备用机构可应客户需求设置,可在后侧出件,从机床后侧收集制件时,只需把气缸拆下,安装在侧面气缸固定处机床外放两个制件收集架即可,降低了模具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锻造模具上模座
- 下一篇:一种电动螺旋叶片拉伸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