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建筑核芯筒施工的安全逃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0836.3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8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楼永良;卢国豪;蒋金生;姚晓东;纪学灵;皮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6C1/34;E06C7/00;E06C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层建筑 核芯筒 施工 安全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核芯筒施工的安全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核芯筒施工通常采用爬模架、整体提升钢平台等工艺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操作简洁、工程质量好、降低成本的特点。但是,采用这些技术施工时,会出现楼板落后于剪力墙施工的现象,从而产生一个火灾逃生通道的问题。由于施工人员上下操作层的惟一途径是施工电梯,且操作层需要进行电弧焊和气体切割等明火作业,物料平台上放置着氧气瓶和乙炔瓶等易燃易爆气体及模板、木屑等可燃材料,现场施工存在着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施工电梯断电停运,核芯筒施工层作业人员将无法逃生。就目前国内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现状来看,鲜有施工企业考虑剪力墙施工层上施工人员的逃生问题。
考虑到上下剪力墙施工层的施工电梯一般采用单吊笼的高速施工电梯,吊笼一个或两个侧面(靠近运料通道一侧)可以留出逃生面。如果能在这些侧面安装可拆卸的钢梯,便可为施工层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火灾逃生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核芯筒施工的安全逃生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超高层建筑核芯筒施工层发生火灾时,操作层施工人员的逃生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核芯筒施工的安全逃生装置,包括施工电梯标准节,标准节包括立柱和横梁,其特征在于:横梁固定连接有钢梯,钢梯外侧固定连接有护圈。
进一步,钢梯包括焊接连接的梯柱和踏步,梯柱与横梁之间设有连接件,梯柱焊接连接件,横梁上设有第一螺栓孔,连接件上设有与第一螺栓孔对应的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实现钢梯与标准节的拆卸连接,施工人员可以依靠钢梯逃生,逃生快捷,同时钢梯成本低,拆装简便。
优选的,连接件连接在横梁的1/4和3/4节点上,即将钢梯对称分布在横梁中线上,使横梁受力均匀,避免产生形变而影响固定效果。
优选的,连接件采用角钢,角钢成本低。
优选的,梯柱采用扁钢,扁钢方便与护圈分叉端的固定,同时成本低。
优选的,踏步采用圆钢,圆钢方便上下钢梯时施工人员脚踏,同时成本低。
进一步,护圈包括铁圈和纵肋,铁圈端部呈分叉状,两个分叉端上均设有第三螺栓孔,两个分叉端夹于梯柱上,第三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实现护圈与钢梯的拆卸连接,护圈与扁钢梯柱固定可靠,同时拆装简便。
进一步,护圈和横梁的位置一一对应,提高护圈对施工人员的保护力度。
进一步,最上方护圈的顶部设有封盖,封盖上设有第一销轴孔,护圈上设有与第一销轴孔对应的第二销轴孔,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通过插销实现封盖与护圈的拆卸连接,封盖可以避免杂物坠落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核芯筒采用剪力墙和楼板不等高施工时带来的火灾逃生通道问题。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已安装的施工电梯标准节,对其进行局部改造,在其靠近运料通道一侧或两侧安装可拆卸的钢梯,作为逃生通道;钢梯、护圈和封盖的连接结构安全可靠,逃生快捷,且施工方便,成本也相对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建筑核芯筒施工的安全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梯与标准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护圈与钢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0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
- 下一篇:无线感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