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70291.6 | 申请日: | 201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镭;佟香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镭 |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亦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堆 事故 压力容器 底部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事故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反应堆事故工况下,严重的事故是堆芯熔化,压力容器下封头熔穿,这时在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已经不能起到冷却作用,熔融物质掉落,与安全壳地板混凝土相互作用,从而造成底板熔穿。
保证压力容器的完整性至关重要,预防压力容器底熔融以及破损是保护压力容器完整性的重要一环。压力容器底部不熔毁就会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外泄以及争取事故的抢修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事故工况下压力容器底冷却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它包括给水主管、给水分管、水平安装管、旁侧安装管、竖直射流管、倾斜射流管、给水控制阀和给水泵;所述的给水主管与给水泵相连接,并设置有给水控制阀,给水主管穿过堆坑壁面,通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底部,分出若干给水分管,所述的给水分管分别与水平安装管和旁侧安装管相连接;所述的水平安装管上设置有若干竖直射流管,所述的旁侧安装管上设置有若干倾斜射流管。
所述的旁侧安装管与水平夹角范围为10度到45度;所述的倾斜射流管与竖直夹角范围为10度到45度。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在发生堆芯熔化以及到开始熔化压力容器底部时,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射出的水射流可以在压力容器底部形成一层冷却水保护层,带走大量热量,降低压力容器底部的温度,防止或减缓压力容器底部的熔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
图中:1、堆坑壁面;2、反应堆压力容器;3、给水主管;4、给水分管;5、水平安装管;6、旁侧安装管;7、竖直射流管;8、倾斜射流管;9、给水控制阀;10、给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它包括给水主管3、给水分管4、水平安装管5、旁侧安装管6、竖直射流管7、倾斜射流管8、给水控制阀9和给水泵10;所述的给水主管3与给水泵10相连接,并安装有给水控制阀9,给水主管3穿过堆坑壁面1,通到反应堆压力容器2的底部,分出3条给水分管4,左侧的给水分管4与左侧的旁侧安装管6相连接,中部的给水分管4与水平安装管5相连接,右侧的给水分管4与右侧的旁侧安装管6相连接;所述的水平安装管5上安装有12管竖直射流管7,所述的左侧和右侧的旁侧安装管6上分别安装有3管倾斜射流管8。
所述的旁侧安装管6与水平夹角范围为10度到45度;所述的倾斜射流管8与竖直夹角范围为10度到45度。
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底部,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可以设置若干条,其之间可以串联、并联或互不影响。
当出现熔堆事故时,反应堆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底部冷却装置启动,冷却水通过竖直射流管7和倾斜射流管8喷射到压力容器的底部。可以形成一层冷却水保护层,带走大量热量,降低压力容器底部的温度,防止或减缓压力容器底部的熔毁,为事故抢修争取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镭,未经王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0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丝包线偏心式绕包机构
- 下一篇:光盘碟台、光盘夹碟机构及光盘播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