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开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70258.3 | 申请日: | 2010-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1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辉;徐晓阳;王云峰;管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电开关装置的功能是保护电路,当检测到电路上存在诸如由短路或过载等引起的电气故障时,便自动切断电路。可见,电开关装置具有断路器的功能,在电路中发生短路电流的情况下,由于受到电动斥力的作用,电开关装置的触头装置的动触头会先于操作机构响应脱扣信号的动作而斥开,但是由于电开关装置的操作机构需要通过四连杆结构逐步传动,操作机构的各部件之间的配合时间较长,因此,动触头斥开后因受弹簧力的作用而会回落,具有重新与静触头闭合的趋势。也就是说,操作机构对脱扣信号的响应动作相对于动触头的斥开动作而言存在过长的滞后现象,不足以避免动触头的回落。可见,操作机构的动作不及时是导致动触头重新与静触头闭合的原因所在,而动触头重新与静触头闭合不仅对触头装置造成损害,影响电开关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导致不能成功分断故障电路,引出事故。
鉴上,如何有益地提高操作机构对脱扣信号的响应速度的问题始终受到业界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未见有获得成功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当电路中发生短路电流时,操作机构能减少部件之间的传动环节而藉以使动触头回落之前相对于静触头保持一定开距,阻止动触头与静触头重新闭合,避免损及触头装置、延长使用寿命和防止事故发生的电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开关装置,包括操作机构、与操作机构相配合的用于致动操作机构动作的脱扣装置、挡板、触头装置,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彼此连接的第一、第二侧板、弹性装置、杠杆、稳定杆、运动杆、锁扣杆、上、下连杆和手动操作装置,稳定杆枢轴设置在第一、第二侧板之间,并且与运动杆相配合,运动杆的一侧与第一侧板滑动配合,而另一侧与第二侧板滑动配合,在第一、第二侧板之间上下移动,上连杆携锁扣杆同轴设置于第一、第二侧板之间,并且在上连杆上铰设有一支撑架,该支撑架与第一、第二侧板滑配,其中,锁扣杆的上端的一侧与所述脱扣装置相对应,而另一侧与稳定杆相对应,下连杆枢轴设置在第一、第二侧板之间,并且与所述挡板相配合,其中,下连杆的上端与上连杆的下端相配合,并且还与锁扣杆的下端相配合,杠杆枢轴设置在第一、第二侧板之间的下部,该杠杆的一端与所述运动杆的下端相配合,而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相配合,手动操作装置设在第一、第二侧板之间的上部,并且与所述运动杆的上端连接,弹性装置支撑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下连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侧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支撑架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一滑动槽,所述的第二侧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支撑架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滑动槽;所述的支撑架的一端与上连杆相铰接,另一端设有一支撑轴,支撑轴供所述的弹性装置的上端支承,支撑轴的一个轴端探入第一滑动槽,另一个轴端探入第二滑动槽,从而使支撑架与第一、第二侧板滑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装置包括上、下导杆和弹簧,上导杆的长度方向的下端的中央开设有一下导杆伸缩孔,上导杆的顶端具有一支承座,该支承座支承在所述的支撑架上,下导杆的上端插入所述的下导杆伸缩孔中,而另一端的端部具有一支承头,支承头支承在所述下连杆上,弹簧套置在上、下导杆上,该弹簧的上端支承在所述支承座上,而下端则支承在所述支承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0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置有自动稀释装置的搭丝机
- 下一篇:一种绝缘隔离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