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9813.0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顺;钟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丘乐电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7/04 | 分类号: | G01D7/04;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11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仪表。
背景技术
电动车采用的仪表有机械式、半机械式和普通电子式,普通电子式仪表多是采用独立的电子元件和电磁偏转指针转动来显示电流、速度和电量。电磁偏转指针由输入的控制电压值来驱动,在工作时,容易因电子元件、线路或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输入的控制电压值产生误差,使指针的指示位置出现较大的偏差,造成电流、速度和电量的指示不准确,精度和稳定性差。就算在输入的控制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电磁偏自身结构的原因,车辆在行驶过程产生震动时,指针也会由于惯性出现摆动的现象,发生指示偏差,车辆的震动越大越突然,指针摆动偏离越大,发生的指示偏差也就越大。电磁偏元器件复位部件在车辆震动时容易损坏,在复位时,容易出现指针复位不到位或者无法复位,造成电动车仪表指示不准确,精度和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仪表,以解决电动车仪表精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车仪表,包括:
智能微型处理器;
分别与所述智能微型处理器相连接的速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蓄电池电量处理电路和电流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
与所述智能微型处理器相连接的步进电机驱动集成电路;
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驱动集成电路相连接的速度指示步进电机、电量指示步进电机和电流指示步进电机;所述速度指示步进电机、电量指示步进电机和电流指示步进电机分别根据所述步进电机驱动集成电路发送的信号,控制所述电动车仪表的面板上的速度指示指针、电量指示指针和电流指示指针 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电动车仪表还包括指示灯输入控制信号处理电路。
优选地,所述指示灯输入控制信号处理电路通过所述智能微型处理器与车辆工况指示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辆工况指示灯包括:欠压指示灯、出错报警指示灯、控股器过热指示灯和电机过热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指示灯输入控制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方向指示灯和提示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向指示灯包括:左向指示灯和右向指示灯;所述提示灯包括停车指示灯、刹车指示灯、倒车指示灯和远光灯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的电动车仪表还包括与所述智能微型处理器相连接的段码LCD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智能微型处理器输出为不同数量的脉冲信号,所述步进电机驱动集成电路将所述脉冲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所述速度指示步进电机、电量指示步进电机和电流指示步进电机分别根据所述方波信号的数量控制电动车仪表面板上指针转动的角度。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采用智能微型处理器作为电动车仪表的控制核心,对输入信号进行高精度的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集成电路相应控制速度指示步进电机、电量指示步进电机和电流指示步进电机的转动,带动仪表面板上的指示指针的转动,实现对速度值、电池剩余能量和电流值的指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由于采用步进电机转针指示,使电动车仪表的精确度提高,增强了抗震及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仪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车仪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丘乐电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丘乐电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9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