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9339.1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戴绍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绍国 |
主分类号: | E05F15/16 | 分类号: | E05F15/16;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 玻璃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玻璃升降的驱动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动控制汽车玻璃升降的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玻璃的自动升降装置有电动和气动驱动两种方式,电动升降依靠其易于控制、装配方式较简单且使用寿命长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汽车玻璃电动升降装置因为诸多原因,故障率较高。最近,通用汽车公司的一篇售后分析报告显示,近40%的电动玻璃升降器故障是由于电机的密封性问题等引起的,另外由于驱动玻璃托板的传动钢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也是其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如何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又能保证升降功能长久使用的升降装置已成为近年汽车电机技术的热们话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其制作成本低,工作可靠,运行平稳,噪音小,并具有较高的操纵灵活性,有利于操作自动化的便捷实现,并符合颁布的汽车行业标准QC/T636-2000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技术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包括驱动电机、传递钢索和玻璃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蜗杆驱动连接减速器传动盘,减速机驱动连接一封闭的传动钢索,该传动钢索的两端固定在玻璃托板上。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一电机安装架上,该电机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一轴承,驱动电机的转子轴的末端与该轴承装配连接。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轴上安装固定一蜗杆,该蜗杆与该转子轴间键槽装配固定,该蜗杆与减速器的传动盘啮合传动连接。
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固定在电机安装支架上,所述减速器外扣装设置防水密封盘。
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还包括一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包括一端固定的簧条,该簧条的另一端连接设置一供传动钢索绕过的滑轮组件。
该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的驱动电机采用涡杆方式驱动减速器,驱动电机的转子轴外套装蜗杆,该蜗杆与减速器的传动盘间可通过涡轮啮合方式实现较为平稳和恒定的驱动力传输,其使用寿命也较传动轮传动较长。通过如上蜗杆方式的连接,可以将驱动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一电机安装架上,并可实现驱动电机与电机安装架的一体化连接设计,驱动电机的转子轴的末端更可以通过电机安装架上的设置的轴承进行装配,提供给减速器更为稳定的驱动力。减速器外罩设一防水密封盘,该防水密封盘可以有效地实现减速器的防水,消除现有汽车玻璃电动升降装置普遍存在的该缺陷。
在该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支架上更可以设置一传动钢索的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采用一张力簧条作为张力提供组件,张力簧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套装传动钢索的滑轮,张力簧条始终提供张力给滑轮,使传动钢索处于张紧状态,以实现无障碍的传动钢索驱动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其制作成本低,工作可靠,运行平稳,噪音小,并具有较高的操纵灵活性,有利于操作自动化的便捷实现,并符合颁布的汽车行业标准QC/T636-2000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技术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与减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减速器的装配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主要由安装支架10、驱动电机20、传递钢索70、玻璃托板50、张紧机构60组成,驱动电机20蜗杆驱动连接减速器30的传动盘,减速机驱动连接一封闭的传动钢索70,该传动钢索的两端固定在玻璃托板50上。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电机固定在一电机安装架40上,该电机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一轴承,驱动电机的转子轴21的末端与该轴承装配连接。驱动电机的转子轴上安装固定一蜗杆22,该蜗杆与该转子轴间键槽装配固定,该蜗杆与减速器的传动盘31啮合传动连接。减速器30固定在电机安装支架40上,减速器外扣装设置防水密封盘32。如图1,张紧机构60包括一端固定的簧条61,该簧条的另一端连接设置一供传动钢索绕过的滑轮组件62。该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有效解决了现有升降器的经济性,工作运行稳定性,噪音及使用寿命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绍国,未经戴绍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9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杯结构
- 下一篇:利用PC机录音功能捕捉数字信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