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钢渣修筑的大空隙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8800.1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崔丽;张汎;张新天;王贯明;高金岐;刘祖军;吴冰;王路松;李辉中;黄文婷;邹阳;谢产庭;孙文龙;赵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筑基恒业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2;C04B26/26;C04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钢渣 修筑 空隙 排水 沥青路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特别是一种利用废渣修筑的降噪沥青路面。
背景技术
钢渣是炼钢过程排出的熔渣,钢渣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冶金领域、生产钢渣水泥、用作回填材料等。但是粗放型的钢渣利用率较低,长期以来,钢渣作为废物被抛弃,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污染环境、影响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路面随着降噪和排水等功能的要求增加,对用于路面原材料的要求也有了提高,近年来,用于沥青路面的天然石料用量逐年增加,基本上都是以优质的天然石料玄武岩作为原材料。但是,天然石料的开采由于环保原因而逐渐受到限制,将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因此,将钢渣用于路面这个技术难题急待解决,同时,钢渣路面的降噪、排水问题也是困扰技术人员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钢渣修筑的大空隙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要解决利用工业废料钢渣进行道路建设的问题,并解决钢渣路面的降噪、排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钢渣修筑的大空隙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自上而下有基层、面层和表层,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是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表层是大空隙钢渣沥青混合料,路面中央向路面边缘有一倾斜坡度,在靠近路边缘的基层内沿路面长向修筑有其端部与雨水井连接的盲沟,盲沟内铺设有透水软管,并回填有天然级配砂粒,盲沟上部铺有无砂混凝土,无砂混凝土上表面与基层上表面平齐,无砂混凝土上面铺有透水沥青层,透水沥青层与路面平齐。
所述面层可分为下面层和中面层两层。
所述面层与表层之间可喷洒有一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
所述表层的厚度可为4~5cm,空隙率为15%~25%。
所述盲沟的宽度可为30~50cm。
所述中面层的厚度可为5~7cm,材料型号为AC-16或AC-20。
所述下面层的厚度可为6~8cm,材料型号为AC-20或AC-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可以大量消耗工业废料钢渣,减少由于钢渣堆放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钢渣的再利用寻找了新的、有效的途径同时节约大空隙沥青路面中所使用的天然石料,保护资源。通过对钢渣本身性能的分析研究,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比轧制碎石好,不仅耐磨,颗粒形状和自然级配好,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沥青包裹后能防止钢渣膨胀,比热值高,很适合作为沥青混合料集料来铺筑路面。针对钢渣多孔的特点,将钢渣作为大空隙沥青路面的原材料,这种钢渣大空隙环保型沥青路面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占用的问题,而且能为道路修建提供新的建筑材料。
2)由于钢渣的价格低于天然石料玄武岩,因此,以钢渣为原材料的大空隙环保型沥青路面降低生产成本。
3)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良好,抗压碎值、抗磨耗性能等都十分优越,有利于大空隙沥青路面的质量。
4)通过在道路边缘的基层内沿路面延长向修筑有盲沟,实现雨水将从中面层的表面横向排出路面,避免下渗影响路面基层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路面材料天然石石料造价高,雨水容易下渗路面基层,影响基层稳定性的缺点,成本相对低廉,公路稳定性提高,路面质量加强,同时解决了工业废料合理高效利用的技术问题,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沥青道路的新建和原有道路的改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路面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路面排水设施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层、2-下面层、3-中面层、4-表层、5-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6-盲沟、7-透水软管、8-无砂混凝土、9-透水沥青层、10-平石、11-路缘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利用钢渣修筑的大空隙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自上而下有基层1、面层和表层4,基层1为半刚性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是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表层4是大空隙钢渣沥青混合料,面层与表层4之间喷洒一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5,路面中央向路面边缘有一倾斜坡度,在靠近路边缘的基层1内沿路面长向修筑有其端部与雨水井连接的盲沟6,盲沟内铺设有透水软管7,并回填有天然级配砂粒,盲沟上部铺有无砂混凝土8,无砂混凝土8上表面与基层1上表面平齐,无砂混凝土8上面铺有透水沥青层9,透水沥青层9与路面平齐。路边缘埋有与路面平齐的平石10,最外侧安有路缘石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筑基恒业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筑基恒业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8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