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剑杆织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68437.3 | 申请日: | 201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任根勇;王伯鸿;赵雄;陈建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3D47/27 | 分类号: | D03D47/27;D03D47/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机 齿轮 行星 轮系引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引纬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剑杆织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
背景技术
引纬机构的作用是将织机主轴的匀速旋转运动转化为剑头的非匀速有规律的直线往复运动。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剑杆织机引纬机构主要有:共轭凸轮引纬机构,该类型机构很容易满足引纬要求的运动规律,但是凸轮廓线加工精度要求相当高,如存在误差就产生冲击,反而不能高速工作;变螺距螺旋传动引纬机构,该类型机构的变螺距螺旋副加工困难;平面六连杆送纬、四连杆接纬机构,可方便实现“接力”引纬,但其引纬运动规律设计灵活性不如共轭凸轮引纬机构;空间四连杆引纬机构,其引纬运动规律设计灵活性不如平面六连杆送纬、四连杆接纬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剑杆织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该机构能满足织造工艺要求,实现剑头的类“等腰梯形”加速度直线往复运动规律和“接力”引纬要求;同时该机构传动链短,结构紧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圆齿轮行星系机构、圆柱齿轮机构和圆锥齿轮机构将织机主轴的匀速转动转变成剑头的非匀速往复运动。
行星架由织机主轴驱动,主动非圆太阳齿轮活套在从动非圆太阳齿轮轴上,主动非圆太阳齿轮固定不动,位于行星架两侧的行星轴由行星架驱动,两根行星轴上分别固结有从动非圆行星齿轮和主动非圆行星齿轮,主动非圆太阳齿轮和两个从动非圆行星齿轮啮合,从动非圆太阳齿轮和两个主动非圆行星轮啮合,从动非圆太阳齿轮轴上固定有大圆柱齿轮,大圆柱齿轮和装在小圆柱齿轮轴一端的小圆柱齿轮啮合,小圆柱齿轮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大圆锥齿轮,大圆锥齿轮和装在小圆锥齿轮轴一端的小圆锥齿轮啮合,小圆锥齿轮轴的另一端装有剑轮,通过剑轮与剑带的啮合,实现剑头预定规律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的织机主轴和从动非圆太阳齿轮轴共线,主动非圆太阳齿轮与从动非圆行星齿轮的中心距和主动非圆行星齿轮与从动非圆太阳齿轮的中心距相等。
织机左右两边的引纬机构对称布置,其中两引纬机构的行星架的初始相位角相差10-13°,即接纬的一侧先行1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剑杆织机两侧的引纬机构对称布置,其中两引纬机构的行星架存在初始相位差,可以实现“接力引纬”,减少交接纬时的纬纱张力变化;该机构能满足织机的织造工艺要求,完成引纬动作,并能够通过建立非圆齿轮传动的运动学数学模型,选择机构合适的初始位置,设计出理想的非圆齿轮节曲线,实现剑头的类“等腰梯形”加速度规律;太阳轮周边对称有两套行星轮,运动平稳性好,同时该机构传动链短,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剑杆织机非圆齿轮行星系引纬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第一级非圆齿轮节曲线。
图3是第二级非圆齿轮节曲线。
图4是第一级非圆齿轮轮廓线。
图5是第二级非圆齿轮轮廓线。
图中:1、行星架,2、织机主轴,3、主动非圆太阳齿轮,4、从动非圆太阳齿轮轴,5、行星轴,6、从动非圆行星齿轮,7、主动非圆行星齿轮,8、从动非圆太阳齿轮,9、大圆柱齿轮,10、小圆柱齿轮,11、小圆柱齿轮轴,12、大圆锥齿轮,13、小圆锥齿轮,14、小圆锥齿轮轴,15、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架1由织机主轴2驱动,主动非圆太阳齿轮3活套在从动非圆太阳齿轮轴4上,主动非圆太阳齿轮3固定不动,位于行星架1两侧的行星轴5由行星架1驱动,两根行星轴5上分别固结有从动非圆行星齿轮6和主动非圆行星齿轮7,主动非圆太阳齿轮3和两个从动非圆行星齿轮6啮合,从动非圆太阳齿轮8和两个主动非圆行星轮7啮合,从动非圆太阳齿轮轴4上固定有大圆柱齿轮9,大圆柱齿轮9和装在小圆柱齿轮轴11一端的小圆柱齿轮10啮合,小圆柱齿轮轴11的另一端固定有大圆锥齿轮12,大圆锥齿轮12和装在小圆锥齿轮轴14一端的小圆锥齿轮13啮合,小圆锥齿轮轴14的另一端装有剑轮15,通过剑轮15与剑带的啮合,实现剑头预定规律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的织机主轴2和从动非圆太阳齿轮轴4共线,主动非圆太阳齿轮3与从动非圆行星齿轮6的中心距和主动非圆行星齿轮7与从动非圆太阳齿轮8的中心距相等。
织机左右两边的引纬机构对称布置,其中两引纬机构的行星架1的初始相位角相差10-13°,即接纬的一侧先行10-13°,实现“接力”引纬。
太阳轮周边对称有两套行星轮,运动平稳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8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尾部分防散脱的针织物
- 下一篇:接纬剑底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