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车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67942.6 | 申请日: | 201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德诚 |
| 主分类号: | G06K19/067 | 分类号: | G06K19/067;G08G1/1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车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车票,具体而言,是一种应用于智能型大众运输系统以与信息转接装置及承载装置进行信息交换的智能型车票。
背景技术
智能型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整合电子、通信或其他科技产品以改善交通问题的系统结构,其优点在于可提升运输的效率并保持车辆调度的弹性。
目前,大众运输系统多结合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及无线通信服务技术(2G、2.5G或3G)等。以中国台湾台北市公交车动态信息系统为例,其主要分为公交车行车的定时信息及定点信息,定时信息是由公交车上的车机定时传回公交车位置信息至信息系统中心,以提供民众或管理人员查询公交车目前位置动态信息。而定点信息则是当公交车上的车机检测到即将到站前一段距离时,则会发送公交车即将到站的信息给信息系统中心,使信息系统中心能进行实时演算以更新公交车到站信息,因此民众可以通过网页或手机实时查询公交车实时信息。此外,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更可通过后端管理系统来对整个地区的公交车行车信息做更充分的掌控。
然而,现行应用于大众运输系统的动态信息技术仍有不少缺点,以GPS为例,虽然拥有全球性定位的优势,然而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区或天气状况不佳时,会遮蔽GPS卫星信号的接收,因此造成定位的延迟。再者,公交车上的车机除了GPS定位功能外尚需具备通信功能(即上述的2G、2.5G或3G无线通信服务技术),以回传公交车位置信息或即将到站的信息给信息系统中心,因而使大众运输系统必需再付费给提供服务的电信业者,导致整体营运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应用于大众运输系统的车票仅限于储值及扣款功能,没有与公交车上的车机进一步沟通,因而无法事先知道乘客上车的站牌或欲下车的目的地,故民众搭乘公交车时,需先视公交车驾驶旁所显示的是上车投票或下车投票来决定何时应感应车票,如此常会造成民众不便及混淆,进而增加乘客上下车的时间。此外,一般民众常有在匆忙之间搭错车的经验,而往往在上车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搭错车,这是因为公交车无法实时提供车辆的动线让民众确认目前搭乘的此班车能否到达目的地。
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智能型车票,可配合一种不需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及移动通信技术即可在系统中心、公交车或乘客之间进行沟通的大众运输系统,以针对现有车票的缺点进行改善,进而提升大众运输商进行车辆调度与管理的准确性,即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车票,能与信息转接装置及/或承载装置进行信息交换,以实时取得承载装置的行驶路线、行驶动态及可载运量,进而增加大众运输车辆的乘载率与准点性,以提高大众运输商的营运效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型车票,应用于智能型大众运输系统,用以与信息转接装置或承载装置进行信息交换,其中,该承载装置在该智能型运输系统中用以载运物品或乘客,该信息转接装置作为该承载装置与该运输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站,该智能型车票供使用者输入第一乘车信息及/或第二乘车信息,该智能型车票包括:车票本体;电路板,设于该车票本体内;通信天线,设于该车票本体内且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输入件,设于该车票本体表面且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显示器,设于该车票本体表面且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承载装置为公交车,该信息转接装置为公交车站牌,而使用者可通过该智能型车票对公交车站牌或公交车输出搭车、下车等信息,并接收该公交车站牌或该公交车回传的公交车相关信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智能型车票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电源单元及储存单元,是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车票具有与信息转接装置及/或承载装置沟通的能力,乘客能通过智能型车票实时了解路况及车辆到站时间并预先发出到站目的地的信息,此外,由于承载装置已事先得知乘客上车及下车的地点,因此无论在上车或下车时都能感应车票扣款,以落实大众运输工具以搭载里程计价的目标。再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车票,公交车驾驶能实时掌握载运乘客数量,以提高运输控制中心进行车辆调度与管理的准确性,进而降低业者的营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车票的基本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车票与信息转接装置进行信息交换的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德诚,未经廖德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7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