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爆型侧板振动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67700.7 | 申请日: | 201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游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祥市新宇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7/065 | 分类号: | H02K7/065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 地址: | 4319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爆型侧板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机械的动力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爆型侧板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侧板式振动电机在振动机械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侧板式振动电机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但是由于结构的问题,该侧板式振动电机不具备防爆性能,在特殊环境中无法胜任,从而影响了该侧板式振动电机的推广。
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具有隔爆性能的侧板式振动电机,以胜任在特殊环境中能够安全工作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爆型侧板振动电机,以便能够在需要防爆的场所上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三相异步电机和一组激振块。在三相异步电机两端的端盖止口上,机座出线处,以及三相异步电机内部的轴承内盖和轴套上,均设有隔爆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侧板式振动电机相比,具有的主要优点是:由于在电机两端的端盖止口上、机座出线处和电机内部的轴承内盖、轴套上设有隔爆面这种隔爆技术,其防爆性符合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的规定,因此适用于II类A、B级T4组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适用范围更广,是煤炭、化工、油田等行业振动筛理想的激振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出线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端罩;2.螺栓;3.端盖;4.轴承内盖;5.挡圈;6.轴套;7.座圈;8.机座;9.定子;10.转子;11.轴承;12.键;13.激振块;14.出线盒盖;15.出线保护装置;16.密封圈;17.密封垫片;18.压紧螺母;19.保护套管;20.电机;21.联结轴;22.振动筛;23.振动筛侧板;24.弹簧;2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爆型侧板振动电机是一种在现有的侧板式振动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结构包括三相异步电机和一组激振块,其具有隔爆性能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三相异步电机两端的端盖3止口上,机座8出线处,以及三相异步电机内部的轴承内盖4和轴套6上,均设有隔爆面。
所述隔爆面是指隔爆外壳不同部件相对应的表面配合在一起(或外壳连接处)且火焰或燃烧生成物可能会由此从外壳内部传到外壳外部的部位。隔爆外壳是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结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汽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
本隔爆型侧板振动电机具有II类防爆特性,其防爆性符合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的规定。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所述的端盖3止口上的隔爆面,其形状为圆筒形表面,其宽度为13~15mm,本例隔爆面宽度为14mm。在所述的轴承内盖4和轴套6上的隔爆面,其形状为圆筒形表面,其宽度为26~28mm,本例隔爆面宽度为27mm;其隔爆面的间隙≤0.15mm,本例隔爆面的间隙为0.12mm。在机座8出线处的隔爆面,其形状为平面形,其宽度为22.5mm。所述隔爆面的粗糙度均≤6.3μm,本例隔爆面的粗糙度为3.2μm。
所述的三相异步电机,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设有机座8,机座内装有转子10和定子9,转子轴的两端与端盖内的轴承11相连;在端盖3的外侧设有以键12相连的激振块13。
在机座8的外部设有电机出线端保护装置15即电缆的保护装置,其由出线盒盖14、密封圈16、密封垫圈17、压紧螺母18和保护套管19组成,其连接关系是:密封圈16位于出线口内,并且在密封圈16两端各有一个密封垫圈17,压紧螺母18通过尾部的螺纹连接出线盒,并将密封圈16压缩大约3mm,保护套管19套在压紧螺母18内部。
本隔爆型侧板振动电机在轴向设计上,造成轴向游隙结构,这样可以消除转子10轴在循环应力振动状态下,轴的弯曲和部件热变形对电机的轴承11使用寿命的影响。为了避免轴承11的内盖在转子上轴向移动,因此在轴承11与转子10的连接处,设有阻挡轴承内圈移动的轴套6,轴承内盖4通过挡圈5固定于端盖3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祥市新宇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钟祥市新宇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7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的脚踩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冷却器的防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