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验用中间导体法电解脱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7667.8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柳长福;涂元强;黄先球;白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1/00 | 分类号: | C25F1/00;C25F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 中间 导体 电解 脱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脱脂装置,具体属于试验用中间导体法电解脱脂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试样在进行电镀前要进行脱脂,镀锡板在测定镀锡量、铁溶值和锡晶粒度前均要对镀锡板试样表面进行脱脂,以彻底除去其表面的油污,由于电解脱脂能快速、彻底地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因此常采用电解脱脂法对试样表面进行脱脂。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除去金属试样表面的油污,在脱脂过程中除对金属试样进行阴极脱脂或阳极脱脂外,还要对金属试样进行阴极和阳极联合电解脱脂。此前的方法是将试样采用夹具直接夹在直流稳压稳流电源的阴极或阳极上,对试样进行阴极或阳极电解脱脂,如果需要进行阴阳极联合电化学脱脂时,则采用人工的方法将试样进行阴阳极转换。这种电解脱脂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脱脂效果差,特别是钢铁行业中现代化的带钢电解脱脂、电镀锡、电镀锌等脱脂生产线上,机组的运行速度达到每分钟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带钢的电解脱脂实际上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采用目前的模拟法并不能真实地模拟机组的脱脂过程。中间导体法电解脱脂装置能更好地模拟现代化的高速电解脱脂机组的脱脂过程,快速、方便地对金属试样进行电化学脱脂,试样不需要特殊的夹具,并且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倒相开关快捷方便地进行阴阳极转换。
电解脱脂过程的实质是水的电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进行阴阳极联合电化学脱脂时无需人工对试样进行转换、工作效率高,而且脱脂效果好的试验用中间导体法电解脱脂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试验用中间导体法电解脱脂装置,由电解槽、阴极一、阳极一、输入线、回路线、直流电源组成,其在于:在回路线上:与阴极一并列连接阴极二,与阳极一并列连接阳极二;在直流电源回路线上连接倒相开关;
所述的倒相开关由固定板、闸刀、上右接点、上左接点、下右接点、下左接点、正极接点、负极接点组成;上右接线点与下左接点通过导线一连接,上左接点与下右接点通过导线二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能更好地模拟钢铁行业现代化的高速电解脱脂机组的脱脂过程,快速、方便地对金属试样或金属制品进行电化学脱脂,试样不需要特殊的夹具,并且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倒相开关快捷方便地进行阴阳极转换,工作效率高,而且脱脂效果好,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用中间导体法电解脱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倒相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试验用中间导体法电解脱脂装置,由电解槽1、阴极一2、阳极一7、输入线4、直流电源5、回路线6组成。其在回路线6上:与阴极一2并列连接阴极二3,与阳极一7并列连接阳极二8;在回路线6上连接倒相开关9;
倒相开关9由固定板10、闸刀11、上右接点12、上左接点13、下右接点14、下左接点15、正极接点16、负极接点17组成;闸刀11的两个接点分别与固定板10上的正极接点16和负极接点17相对应接通;上右接点12与下左接点15通过导线一18连接,上左接点13与下右接点14通过导线二19连接。
动作原理
将电解槽1中放入碱性脱脂溶液,在阴极一2与阴极二3之间、阳极一7与阳极二8之间各放入要被脱脂的一个金属试样;两个试样之间用导线20接通;通入直流电,直流电分别通过输入线4及回路线6,使阴极一2及阴极二3带负电荷,此时,夹在其间的金属试样则带正电荷(感应电荷),而被夹在阳极一7与阳极二8之间的另一金属试样则带负电荷(感应电荷),由于两金属试样之间有导线20的连通,则在两金属试样和溶液间形成电流,从而达到电解脱脂的目的。
在对试样进行阴阳极联合脱脂时,将倒相开关9中部的正极接点16及负极接点17上连接的闸刀11分别推向上部或下部。当推向上部时,正极接点16及负极接点17分别与上左接点13及上右接点12连通;当推向下部时,正极接点16及负极接点17分别与下左接点15及下右接点14连通,即为对阴极2、3或阳极7、8的电流进行阴、阳极转换。通过感应,在被脱脂试样间产生的感应电流也会随着电极极性的转换而进行阴阳极的转换。从而达到对试样进行阴阳极联合脱脂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7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丝机侧吹风冷却装置
- 下一篇:PCB薄板垂直电镀专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