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多个方形电池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7533.6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许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德电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方形 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组合多个方形电池的结构,尤指利用于组成电池模块,能组合多个方形电池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全球暖化造成环保意识抬头,企图以电力替代石化燃烧动力为其中一样节能减碳的重大诉求。
机动车是一项极方便的代步工具,于发展中地区的普及率很高,过去的机动车都是燃烧汽油当作动力,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天然能源的耗损是一大杀手,近年来各单位团体积极推广电池动力的车辆,目的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电池动力的机动车,如电动机车或电动汽车,当前的商业问题,最大的瓶颈是在电池,电池的蓄电量以及充、放电速度都是影响商品成熟的关键。关于蓄电量,组合多个电池成为一个电池模块是目前的理想方案,组合多个电池不仅增加电量,并且可便于替换部份老化的电池,减少更新电池的购买费用。
然而,目前组合电池成为电池模块的方法,其构造与制程较为繁复,不仅成本较高,生产良率也较低,使原本启蒙的电力机车市场发展更是蒙上一层技术上的阴影。
因此,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于组成电池模块,能组合多个方形电池配合电池安装空间定位一体的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创作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利用于组成电池模块,能组合多个方形电池的结构,以简易的结构达成组合的功效,不仅组合快速,模具、材料、组装人力的成本降低,所能组成的电池模块更具组合的多样性,可安装于不同形状的电池安装空间,其自由度高,便利性佳,非常利于商业发展。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组合多个方形电池的结构,该结构是包含一框架。该框架与该方形电池相匹配,配合安装于该方形电池的相对侧面中的一侧面,该框架的相对侧缘分别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其中当该方形电池以侧面嵌合于该框架时,于该框架利用该定位孔定位于固定位置后,使该方形电池定位。
此外,该框架异于具该定位孔的相对二侧缘分别更具有一卡勾条,该框架相对的二卡勾条是朝向相反,其中当该框架与另一框架相互结合时,是透过该二框架的相互朝向相反的二卡勾条相互卡勾配合以结合。
因此,通过本创作能组合多个方形电池的结构,能组成多种型态的电池模块,其是利用框架的设计,以简易的结构达成组合的功效,不仅组合快速,模具、材料、组装人力的成本降低,更配合框架的定位孔与卡勾条,使所组成的电池模块更具组合的多样性,可安装于不同形状的电池安装空间,其自由度高,便利性佳,非常利于商业发展。
关于本创作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创作详述及所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框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创作所应用第一电池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创作所应用第一电池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创作第一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创作第一电池模块电路导出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创作框架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创作所应用第二电池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创作所应用第二电池模块的组立示意图;以及
图9是本创作所应用第二电池模块的另一组立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框架30 定位孔32
框边34 第一电池模块40
方形电池20 第一定置板36
第二定置板38 通孔22
电极50 电性导通体52
电性接点54 卡勾条60
第二电池模块4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创作框架30的示意图。本创作是关于一种组合多个方形电池(见于图2后)的结构,该结构是包含一框架30,框架30的相对侧缘分别具有至少一定位孔32;图中框架30具有四个框边34,框架30上端的侧缘(也就是上端的框边34)的相对左、右两端具有二定位孔32,而下端的侧缘(也就是下端的框边34)的左、右相对两端也具有二定位孔32,下端的定位孔32只是被视觉角度遮蔽而未直接显示于图中。
补充说明的是,所述的框架30可以仅仅是一个框形结构,也可以利用一个板体来封住框的中空处,其皆具有框的结构存在,同属本案框架30所包含的范围。
配合图1请参阅图2,图2是本创作所应用第一电池模块4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框架30是能形状配合于方形电池20的相对侧面中的一侧面,其中当方形电池20以侧面嵌合于框架30时,于框架30利用定位孔32定位于固定位置后,是也使方形电池20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德电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强德电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7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灯管及其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矩形电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