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66947.7 | 申请日: | 201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5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仪田;杨国健;谢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14/00 | 分类号: | F04C14/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 地址: | 21414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螺杆 机组 循环 油路 控制 结构 | ||
1.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其包括两级压缩的喷油螺杆主机、油气分离器、油过滤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断油阀、减压阀、专用接座,所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油管连通所述油过滤器总成的进口,所述油过滤器总成的出口连接所述断油阀进口,所述断油阀出口连接所述专用接座的进口,所述减压阀支承于所述专用接座上,所述专用接座内的管路和所述减压阀内部管路相通,所述专用接座外部分别连接所述两级压缩的喷油螺杆主机的对应注油口,所述两级压缩的喷油螺杆主机上的二级主机排气口取压点导通所述断油阀的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接座包括高压油入口、高压油腔、低压油腔、低压油出口,所述高压油腔连通所述减压阀的进口,所述减压阀的出口连通所述低压油腔,所述专用接座的外壁分别开有高压出油孔、低压出油孔,所述高压出油孔连通所述高压油腔,所述低压出油孔连通所述低压油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压缩的喷油螺杆主机上的二级主机排气口取压点通过控制油管连接所述断油阀的控制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的底部通过螺栓对应安装于所述专用接座的上表面的固定孔,所述减压阀的底部通过销轴对应定位于所述专用接座的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接座开有控制回油口,所述控制回油口导通所述减压阀的卸压油槽,所述控制回油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两级压缩的喷油螺杆主机内部的齿轮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级压缩的喷油螺杆主机包括回油口、一级主机排气侧润滑油注入点、二级主机排气侧润滑油注入点、齿轮箱润滑油注入点、主喷油入口、二级主机排气口取压点,所述低压油出口通过低压油管连通所述主喷油入口,所述低压出油孔通过低压油管分别连通一级主机排气侧润滑油注入点、齿轮箱润滑油注入点,所述高压出油孔通过高压油管连通二级主机排气侧润滑油注入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并联连接后的温控阀、冷却器的两端的所述油管分别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油过滤总成的进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压喷油螺杆机组循环油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压缩的喷油螺杆主机、减压阀、油气分离器、油过滤器总成、断油阀、专用接座、温控阀、冷却器的接口处安装有流体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69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平并联多吸口单吐出立式提升泵
- 下一篇:空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