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66588.5 | 申请日: | 201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志平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2;C02F1/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工业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具体说是对经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后产生的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包括焦化废水、化工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等多种,残留成分多种多样。它的处理关系到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以及企业的经济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这项技术涉及到多种技术领域,其设备和处理方法也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卧式反应釜进行氧化处理的设备和方法为间歇操作,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升温和降温,且气水混合效果差,严重影响氧化反应过程的进行。同时,这类设备的处理功能比较单一,占地面积又大,因而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的立式反应釜,采用多个反应釜串联使用,气水混合效果好,氧化充分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管道依次连通的废水池、泵和封闭的加热器,其中加热器容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至少串接4个立式反应釜,且第一个反应釜底部的进水管与加热器容器的出口连通,其顶部的出水管与下一个反应釜底部的进水管连通,最后一个反应釜顶部的出水管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气液分离器上分别设有水、气出口;第一个反应釜底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反应釜包括筒状釜体和外壳,且釜体和外壳的顶部封闭,其中心设有出水管,面釜体和外壳的底部封闭连接后与锥状壳体连成一体,向下收缩的锥状壳体的中心设有进水管,在锥状壳体的侧面上设有进气口;釜体和外壳之间形成窄小的夹套,在外壳上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与导热装置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在最后一个反应釜上的出水管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串连有换热器和冷却器,换热器的另一入、出口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泵和加热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在反应釜的顶部还设有压力表和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立式反应釜,直径为0.1~2m,高度达3~8m,并采用多个反应釜串联的结构,安装连接灵活方便,且立式反应釜占地面积小;系统配置合理,气水混合均匀,氧化反应充分,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可长时间连续运行。化学需氧量(COD)为5000~150000mg/L的多种工业废水,经过本系统处理后,COD降到100mg/L以下,达到工业废水向外排放的国家标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原理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反应釜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管道依次连通的废水池1、泵2、换热器7和封闭的加热器3,其中加热器3容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至少串接4个立式反应釜4,且第一个反应釜4底部的进水管13与加热器3容器的出口连通,其顶部的出水管11与下一个反应釜4底部的进水管13连通,再下一个反应釜4依次这样串接连通,最后一个反应釜4顶部的出水管11通过管道与换热器7另一入口端连通,与其对应的另一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器8的入口连通,冷却器8的出口用管道与气液分离器5连通,气液分离器5上分别设有水、气出口。其中第一个反应釜4上的锥状壳体12侧面上的进气口14,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6连通。
反应釜4结构完全相同,见图2所示,它包括筒状釜体9和外壳10,且釜体9和外壳10的顶部封闭,其上设有压力表18和安全阀19,而中心还设有出水管11;封闭连接的釜体9和外壳10的底部与锥状壳体12连成一体,向下收缩的锥状壳体12的中心设有进水管13,在锥状壳体12的侧面上设有进气口14;釜体9和外壳10之间形成窄小的夹套15,在外壳10上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与导热装置连通的进口16和出口17。
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是:难处理的焦化废水、化工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等经预处理(沉淀、过滤等)后产生的废水收集在废水池1中,首先用泵将废水提升加压经换热器7送入封闭的加热器3内加温,再送入反应釜4中,在160~400℃的高温和1~12Mpa的高压下,充分地进行氧化反应过程,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氧化成无害的小分子物质,如氮气、水分子和二氧化碳等,经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后分别向外排出,使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外排放水中COD为100mg/L以下的质量标准,不污染环境,保护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志平,未经邓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6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