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煤两用流动餐饮炉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66308.0 | 申请日: | 201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远林 |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F24B1/191;F24B1/19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流动 餐饮 炉灶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尤其涉及一种柴煤两用餐饮炉灶。
背景技术:目前,大多数的餐饮炉灶普遍由砖块磊砌而成,不仅体积大、重量重、维修麻烦、不可移动,而且由于供氧不充分导致燃烧不完全;存在燃料浪费严重、烟气污染大、热效率低等缺陷,不能满足流动餐饮业的需要。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供氧充分、节约燃料、使用方便、便于移动的柴煤两用流动餐饮炉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灶体、设置在该灶体中的灶芯;灶体为六面柜体结构,灶芯上端有与之固定对接的聚火圈,该聚火圈的外围设有回火圈,该回火圈的壁上设有烟道;灶体中设有与灶芯连通的鼓风机。
在灶体的柜壁上设有柜门,灶芯的下部设有灰箱门;灶体的面板上设有水龙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来由砖块磊砌而成的灶体改为了六面柜体结构,因此大大减小了整个炉灶的体积和重量,极大的方便了炉灶的搬运、满足了流动餐饮业的要求。另外,由于增加了鼓风机,因此有效地增大了炉膛的供氧量,燃烧更加充分;具有引火快、热效率高、烟气污染小、节约燃料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烟管1 聚火圈2 回火圈3 水龙头4 鼓风机5 炉桥6 灶芯7 灶体8 烟道9 灰箱门10 柜门11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2中,灶体8为六面柜体结构,该灶体中设有灶芯7;聚火圈2固定对接在该灶芯的上端口,聚火圈2的外围有固定在灶芯7上的回火圈3,设在该回火圈壁上的烟道9穿过灶体8的面板向上伸出并与烟管1连接;灶芯7中设有炉桥6,该炉桥的下方设有灰箱,设在灶体8中的鼓风机5与所述灰箱连通。为了便于除灰,灶体8的柜壁上设有柜门11,灶芯7的下部设有灰箱门10;为了使用方便,灶体8的面板上设有水龙头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远林,未经王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6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