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水井双流量自动测调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5985.0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袁宏杰;黄义军;刘建武;雷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双流 自动 测调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注水井双流量自动测调仪。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大油田在调节偏心配注注水井注水量时采用的是传统的调节工艺,现在使用的偏心配注调配方法为:即只能在地面根据各层所需的注水量、注水压力,按经验选择选用一种固定开口的堵塞器水嘴投入井中,然后再投流量计,测量目标地层的注水量是否符合注水工艺要求;若达不到要求,则需打捞水嘴进行更换,重新根据测量的流量和经验值更换一支不同大小的堵塞器水嘴投入井下,然后再将流量计投放到目标层进行检查,如此反复操作,使目标层注水量达到预定注水量,完成此层的调配。一般注水井都是多层注水,当一层注水调配完成后必须进行下一层注水量的调配,方法如上所述,也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操作,再投再检,反复多次,费时、费力,很难达到理想要求。调节单层的水量需要6~8小时左右(/顷利),一口井按4层算,那么加上投仪器和捞仪器时间调节一口井的时间为5~8天,工作费时、费力,难度和强度都较大。
名称为《流量自动测调井下仪器》、专利号为ZL 200820028647.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注水井流量测调仪,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测调井下仪器都不能实现调节臂与井下水嘴的自动匹配,更没有使用测调井下仪器对井下水嘴的注水流量进行调控的技术缺陷,但该专利所公开的注水井流量测调仪在结构上使用一个流量计,这样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出流入本层工作筒的总流量、注入本层流量和流向下层的总注水量三个值,不能实现精确配水,同时该测调仪使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调节臂和传动轴,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精确配水、成本低廉以及便于操作的注水井双探头流量测调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水井双流量自动测调仪,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注水井双流量自动测调仪依次设置有上流量测量短节、电机、注水装置、导向键以及下流量测量短节;所述电机驱动注水装置;所述注水装置和导向键设置于注水井双探头流量测调仪同一侧。
上述注水装置包括调节臂、传动杆、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调节臂支撑弹簧、调节臂支撑底座以及注水嘴;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相连;所述注水嘴设置于第二传动轴末端,所述调节臂支撑底座和电机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臂一端设置于调节臂支撑底座上,另一端内部设置有注水嘴,所述调节臂下方设置有调节臂支撑弹簧;所述电机直接驱动传动杆和调节臂支撑底座。
上述传动杆通过上万向连接器和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下万向连接器和第二传动轴相连。
上述调节臂一端与调节臂支撑底座之间为凹凸配合。
上述上流量测量短节和下流量测量短节是超声波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可实现精确配水。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不同,采用上下两个超声流量进水管,即可实现双探头测量,并能同时得出流入本层工作筒的总流量、注入本层流量和流向下层的总注水量三个值。尤其适合对层间耦合较大的复杂井况进行注水调配工作,不仅效率大大提高,并能真正实现精确配水。
2、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在使用一个电机同时对调节臂和传动轴驱动的同时,进水测量管可拆卸设计,对于后期的使用维护、和仪器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性。另外根据需要,如果想用单组超声探头的测调仪器时,仅需拆下下端流量测量管即可,无需再购买单组超声探头的测调仪器,节省开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水井双流量自动测调仪,该注水井双流量自动测调仪依次设置有上流量测量短节1、电机2、注水装置、导向键7以及下流量测量短节8;电机2驱动注水装置;注水装置和导向键7设置于注水井双探头流量测调仪同一侧。
该注水装置包括调节臂4、传动杆3、第一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6、调节臂支撑弹簧9、调节臂支撑底座10以及注水嘴11;传动杆3通过第一传动轴5和第二传动轴6相连;注水嘴11设置于第二传动轴6末端;调节臂4一端设置于调节臂支撑底座10上,其中调节臂4一端与调节臂支撑底座10之间为凹凸配合,另一端内部设置有注水嘴11,调节臂4下方设置有调节臂支撑弹簧9,电机2直接驱动传动杆3和调节臂支撑底座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5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彩灯串
- 下一篇:塑胶表面硬化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