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引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4003.6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3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良;胡风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振良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39/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科手术后引流的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引流是在手术后采用的去除损伤部位的渗血、渗液或者脓液的常用手段,其效果是将液体及时排出,以预防伤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引流管是外科引流术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分为三种,分别是烟卷引流管、管状引流管以及双套管负压吸引式引流管。其中烟卷引流管通过其端部的敷料来吸收液体,因此其工作时间有限,一般为1-2日,医护人员就需要更换敷料,否则对液体的吸附作用下降,无法达到良好的引流效果,反复更换敷料和植入引流管导致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患者的痛苦,而管式引流管和双套管式负压吸引引流管,在植入患者体内后均会受到患处周围组织、凝块等的影响,尤其当患处渗液粘稠或者坏死组织较多时,很容易发生堵塞,无法达到良好的引流效果,为了提高引流效果,需要对病患同时进行冲洗和引流,导致患者需要被植入多条导管,增加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外科手术引流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的腹腔引流管。
一种腹腔引流管,设有导管,其中导管内腔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导管管壁中设有与导管内腔相平行的冲洗通道,导管前端侧面设有引流孔。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导管管壁中设有两条以上与内腔相平行的冲洗通道,增强冲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导管前端侧面设有两个以上引流孔,便于液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导管前端植入患者体内,导管与外部冲洗装置以及引流装置相连接,冲洗装置使冲洗液体从导管管壁中与导管内腔相平行的冲洗通道对患处进行冲洗,将患处的粘稠渗液或者坏死组织稀释,稀释后的液体经过导管前端开口进入导管内腔,并排出体外,为了增加引流效果,在导管前端侧面设有若干引流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导管内壁中设有多条冲洗通道,进行冲洗,避免导管因渗液过于粘稠或者坏死组织过多而堵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的A-A截面图。
附图标记:导管1、引流孔2、冲洗通道3。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腹腔引流管,设有导管1,其中导管1内腔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导管1管壁中设有与导管1内腔相平行的冲洗通道3,导管1前端侧面设有引流孔2。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导管1管壁中设有两条以上与内腔相平行的冲洗通道3,增强冲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导管1前端侧面设有两个以上引流孔2,便于液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导管1前端植入患者体内,导管1与外部冲洗装置以及引流装置相连接,冲洗装置使冲洗液体从导管1管壁中与导管1内腔相平行的冲洗通道3对患处进行冲洗,将患处的粘稠渗液或者坏死组织稀释,稀释后的液体经过导管1前端开口进入导管1内腔,并排出体外,为了增加引流效果,在导管1前端侧面设有若干引流孔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导管1内壁中设有多条冲洗通道3,进行冲洗,避免导管1因渗液过于粘稠或者坏死组织过多而堵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显著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振良,未经郭振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4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道给药器
- 下一篇:一次性带穿刺针外科引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