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楼逃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3788.5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相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相周;唐金涛;郭冲;林正正;郭庆升;何剑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楼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设施,特别是一种利用磁场变化迫逃生装置中填充的磁流变液由液态变化为固态,从而对逃生装置的主轴产生一个制动力矩,将人在空中下降的速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速度,最终安全着地的一种新型高楼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建设涌现出新的繁荣,城市的高楼建筑也越来越多,不断涌现的高楼大厦把城市装点得千姿百态,然而这些高楼大厦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烦恼和灾难,当高楼着火时,逃生就成为了高楼的瓶颈,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目前的高楼逃生装置多为纯机械式,机构间容易摩擦损耗,且大多装置因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限制了高楼逃生装置的普及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新型材料磁流变液在磁场中能固化、退磁后即可恢复原态的原理设计而成的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且可长期使用的一种新型高楼逃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高楼逃生装置由电机支架、联轴器、轴承端盖、轴承、磁流变液、主轴、轮毂、绳子、飞盘轴、线圈、右飞盘盖、左飞盘盖、永磁直流电机、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端盖、支架、底座组成;永磁直流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主轴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飞盘轴、轮毂通过平键与主轴连接,可同主轴一起转动;主轴通过轴承与支架固定,在轴承 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端盖,支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绳子一端固定在轮毂边缘上,并将绳子绕在轮毂上,绳子另一端穿过底座上的孔;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线圈固定在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组成的圆环槽内,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通过密封轴承与飞盘轴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栓和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飞盘轴可在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组成的腔内转动,磁流变液填充在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组成的腔内;永磁直流电机与线圈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高楼逃生装置,自身可发电产生磁场,消除因火灾电路断开而带来的不便,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且可长期使用,适用范围广,加工成本低,可在城市中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装置中所用的磁流变液的磁化变性的原理也可用于其他需要制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高楼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支架 2永磁直流电机 3联轴器
4轴承端盖 5轴承 6轮毂
7绳子 8支架 9螺钉
10密封轴承端盖 11密封轴承 12主轴
13飞盘轴 14右飞盘盖 15线圈
16左飞盘盖 17连接件 18底座
1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高楼逃生装置由电机支架、联轴器、轴承端盖、轴承、磁流变液、主轴、轮毂、绳子、飞盘轴、线圈、右飞盘盖、左飞盘盖、永磁直流电机、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端盖、支架、底座组成;永磁直流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主轴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飞盘轴、轮毂通过平键与主轴连接,可同主轴一起转动;主轴通过轴承与支架固定,在轴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端盖,支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绳子一端固定在轮毂边缘上,并将绳子绕在轮毂上,绳子另一端穿过底座上的孔;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线圈固定在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组成的圆环槽内,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通过密封轴承与飞盘轴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栓和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飞盘轴可在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组成的腔内转动,磁流变液填充在右飞盘盖和左飞盘盖组成的腔内;永磁直流电机与线圈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磁流变液在一定强度的磁场中能够固化,退磁后可恢复原液体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高楼逃生装置,在高楼发生火灾后,人在逃生下降过程中拉绳带动主轴旋转,主轴旋转产生的拖动力矩带动轴端的电机发电,进而产生磁场,使磁流变液变性固化;飞盘轴周围充满的磁流变液固化后对飞盘轴产生剪切力,从而对主轴产生制动力矩,平衡后主轴转速保持不变,人在空中下降的速度会保持在一个较低的速度,最终缓慢降落,人可平稳着地;人着地后,绳子在电机的带动下可快速绕上轮毂,供再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相周;唐金涛;郭冲;林正正;郭庆升;何剑,未经郑相周;唐金涛;郭冲;林正正;郭庆升;何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3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单桧乒乓球底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氧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