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F6电流互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62760.X | 申请日: | 201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9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南方互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8/28 | 分类号: | H01F38/28;H01F27/30;H01F27/36 |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曾树林 |
| 地址: | 42100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f sub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SF6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线圈的固定装置和方式为:将环形的二次线圈套入半封闭的环形的二次屏蔽筒内,二次屏蔽筒既是屏蔽装置又是二次线圈固定的骨架,在未封闭的一侧,用螺钉将二次线圈与二次屏蔽筒顶紧,而二者之间的轴向转动则靠摩擦力来阻止。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二次线圈质量较大,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轴向转向而产生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SF6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SF6电流互感器,包括有二次线圈的固定装置和屏蔽装置,二次线圈的固定装置包括有托架,托架含有托板和与之连接的法兰,托板上有供包扎带穿过的孔,包扎带将二次线圈绑扎固定在托架上,法兰上有中央孔与引线管插配连接。所述二次线圈的屏蔽装置包括有两个半封闭的左屏蔽筒和右屏蔽筒,左屏蔽筒上连接有连接板,螺钉穿过右屏蔽筒筒壁上的孔旋入连接板的螺孔将左、右屏蔽筒而成一个封闭的整体。所述左屏蔽筒包括有内筒、外筒和端环,内、外筒分别与端环的内、外壁连接,外筒的内壁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右屏蔽筒包括有内筒、外筒和端环,内、外筒分别与端环的内外壁连接,外筒壁上有供螺钉穿过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二次线圈的固定装置为刚性较好的托架,用包扎带将质量较大的二次线圈绑扎在托架上,固定可靠,不会产生位移。用螺钉将二次线圈屏蔽装置固定在托架上,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SF6电流互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器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屏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左屏蔽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右屏蔽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1至图4,SF6电流互感器包括有二次线圈6的固定装置和屏蔽装置,二次线圈的固定装置包括有托架1,托架含有托板11和与之连接的法兰12,托板上有供包扎带5穿过的孔13,包扎带将二次线圈绑扎固定在托架上,法兰上有中央孔14与引线管10插配连接。图2为器身2的结构示意图。
参看图5,所述二次线圈的屏蔽装置包括有两个半封闭的左屏蔽筒21和右屏蔽筒22,左屏蔽筒上连接有连接板23,螺钉24穿过右屏蔽筒筒壁上的孔旋入连接板的螺孔将左、右屏蔽筒而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参看图6,所述左屏蔽筒21包括有内筒212、外筒213和端环211,内、外筒分别与端环的内、外壁连接,外筒的内壁上连接有连接板23。
参看图7,所述右屏蔽筒22包括有内筒222、外筒223和端环221,内、外筒分别与端环的内外壁连接,外筒壁上有供螺钉穿过的孔224。
简述二次线圈与托架、托架与屏蔽装置的安装连接如下:
1、托架采用钢板制做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与二次线圈匹配。
2、将二次线圈放在托架上,用不锈钢打包带、收缩布带将二次线圈与托架牢固绑扎在一起。
3、屏蔽筒装置用铝材料制做,二次线圈与托架固定好后,将左、右两屏蔽筒从两侧分别套入托架,用螺钉将托架与左、右屏蔽筒紧固,使左、右屏蔽筒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并将二次线圈和托架封闭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南方互感器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南方互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