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床病人自助排便床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62455.0 | 申请日: | 2010-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勇 |
| 主分类号: | A61G7/02 | 分类号: | A61G7/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 地址: | 550032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床 病人 自助 排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械,尤其是一种卧床病人自助排便床。
背景技术
一些卧床的病人,大小便不能下床自理,必须躺在在床上靠亲属或医护人员协助完成,这样既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和肉体痛苦,也给他人造成负担;目前,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方便卧床病人排便床,但存在使用不方便或结构复杂,如中国专利200820225126.9公开了一种自助排便床,包括床体,床体上铺有床板、床垫,在床板及床垫上对应设有排便孔,在床体底侧设有与排便孔对应的便孔塞,沿床体中间纵梁对应设有纵向滑道,在纵向滑道上设有沿其滑动的接便装置,接便装置中设有接便器,接便装置经驱动结构与安装在床体底部的链接,便孔塞与接便便装置之间启闭联动机构。该自助排便床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助排便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卧床病人自助排便床,包括床体,床体顶面由纵梁及横梁组成床架,床架上铺有床板、床垫,所述床架分成两半,由两段纵梁通过缺口活动联接成一体,所述床垫分成两块,通过帆布折叠联接成一体,所述折叠上设有排便口,在排便口对应的床架下设有接便装置;在一半床架下设有驱动电机,电机转轴上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固定在另一床架下的齿条啮合,该床架的支承腿上装有滑轮。
在两段纵梁的缺口接触面设有凹槽,凹槽中装有滚针。
所述接便装置为吊架,吊架的一端固定在一半床架下,吊架的另一端通过滑槽活动联接于另一半床架下,在吊架内放有便盆。
在齿条上装有限位装置,当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推动齿条纵向移动,齿条带动另一半床架纵向移动,床垫的折叠部分被拉平,露出排便口,电机自动断电;当病人排便后,启动电源按钮,电机反向转动,床垫合拢,床垫上折叠形成,排便口隐藏于折叠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上身能活动,下身不便活动的病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床垫折叠未拉开时的俯视图;
图4是床垫折叠拉开时的俯视图;
附图中:1-纵梁 2-纵梁 3-缺口 4-床垫 5-床垫 6-折叠 7-电机 8-齿轮 9-齿条 10-吊架 11-便盆 12-滑槽 13-滚针 14-滑轮 15-排便口 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床架分成两半,由纵梁1和纵梁2通过缺口3活动联接成一体,在缺口3下接触面设有凹槽16,凹槽16中装有滚针13,上接触面压在滚针13的外圆周面;所述床垫分成床垫4和床垫5,通过帆布折叠6联接成一体,所述折叠6上设有排便口15,在排便口15对应的床架下设有接便装置,所述接便装置为吊架10,吊架10的一端固定在一半床架下,吊架10的另一端通过滑槽12活动联接于另一半床架下,在吊架内放有便盆11,便盆11带有便盆盖。在一半床架下设有驱动电机7,电机转轴上装有齿轮8,所述齿轮8与固定在另一床架下的齿条9啮合,当齿轮8转动时,推动齿条9纵向移动,齿条9带动与之固定的另一床架纵向移动,从而拉开床垫上的折叠6,当折叠6被拉平,即排便口15完全形成,通过设置的限位装置断开电机电源;在床架下还可以设置一个手动控制的齿轮与齿条9啮合,停电时可以使用该装置,被移动半床架的支承腿上装有滑轮14。
当然本实用新型自助排便上还可以设置通过推杆机构协助病人翻身、坐靠的装置,这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勇,未经肖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