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台球杆筒自锁调节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044.1 | 申请日: | 201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森邦 |
主分类号: | A63D15/00 | 分类号: | A63D15/00;A63D1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杆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伸缩调节自锁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球杆筒自锁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台球已经成为集休闲、运动一体的娱乐竞技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打台球就必须要有球杆,现今的台球球杆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球杆,该种球杆长度较长,很不方便包装携带。另一种是可拆卸的球杆,该种球杆虽然能包装携带,但还是有以下缺点:1、球杆可拆卸的放置在包装袋内,由于球杆与球杆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会使球杆损坏,从而会影响击球效果。2、如公开号为CN20107673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泡管球杆插设装置的桌球杆筒袋,该专利所述的筒袋内设有多个放置球杆的球杆孔,球杆放置在该球杆孔内,以此来避免球杆与球杆的相互碰撞摩擦。但是该筒袋制作好后,其孔的大小深度是固定的,当球杆放置在所述的球杆孔内时。一种情况是,球杆孔的孔深大于球杆的长度,球杆不方便取出;另一种情况是,球杆的长度大于球杆孔的孔深,不方便筒袋将球杆包装。还有,由于球杆的底部是与筒袋的底部直接接触的,在包装运输时,筒袋与球杆也会相互碰撞摩擦,也会使球杆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避免球杆损坏,适用各种规格长度的球杆在球杆筒内的高低长度调节,方便球杆的取出和置于包装,缓冲减振的台球杆筒自锁调节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台球杆筒自锁调节器,包括至少两段呈阶梯状连接的套环,所述套环内设有弹簧和伸缩机构,套环上端设有可增大摩擦的减振装置。
所述套环包括:上套环和下套环,所述上套环内凸设有至少三个锁轨,锁轨之间开设有锁轨槽,锁轨槽上端设有换向轮轨,所述下套环设有锁轮,锁轮设有锁轮爪,所述上套环内的锁轨、锁轨槽和换向轮轨以及所述下套环的锁轮和锁轮爪组成伸缩机构。
所述上套环上端设有垫板,该垫板上端设有可增大摩擦的减振装置,所述下套环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锁轮柱,所述锁轮可旋转的设于该锁轮柱上。
所述上套环与下套环设有至少一段的中间套环。
所述减振装置为海绵或弹性塑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台球杆筒自锁调节器,包括至少两段呈阶梯状连接的套环,所述套环内设有弹簧和伸缩机构,套环上端设有可增大摩擦的减振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设置于台球球杆筒袋内与台球球杆配合使用的,其结构简单,在放置球杆时,按下上套环,上套环上的锁轨的凹槽移动到下套环的锁轮爪下端处,使上套环与下套环卡接,即所述伸缩机构被压缩,这样可方便筒袋的包装;在取出球杆时,再次按下上套环,使上套环上的锁轨的凹槽从下套环的锁轮爪下端处旋移分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上套环回位,这样可将球杆杆头弹出球杆孔一段距离,方便取出球杆。其中,在上套环上端设有可增大摩擦的减振装置,该装置能避免在包装运输时的振动而损坏球杆,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缩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套环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上套环中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筒袋内将球杆顶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筒袋内将球杆下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筒袋内将球杆顶出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筒袋内将球杆下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套环 2——弹簧
3——伸缩机构 4——减振装置
5——垫板 6——筒袋
7——球杆孔 8——球杆
11——上套环 12——下套环
13——中间套环 111——锁轨
112——锁轨槽 121——锁轮
122——锁轮爪 123——底板
124——锁轮柱 113——换向轮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森邦,未经王森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