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操动机构的储能部件与分合闸部件结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2042.2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炎;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万佳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455 浙江省余姚市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机构 部件 合闸 结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及供电系统,是一种弹簧操动机构的储能部件与分合闸部件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在中高压领域制造真空灭弧室的技术趋于稳定成熟的同时,已开始向超高压真空灭弧室制造领域进发,国内现已有少数制造真空灭弧室的厂家,生产出72.5kV和126kV等级的真空灭弧室,随之发展72.5kV和126kV等级的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是必然的趋势,其所配弹簧操动机构的可靠性尤为重要,要求弹簧操动机构输出特性与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负载特性达到匹配,且满足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参数的要求,目前国内专配72.5kV和126kV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的弹簧操动机构属早期研发阶段,其技术还需改进完善,才可达到确保弹簧操动机构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
发明内容
为完善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弹簧操动机构的储能部件与分合闸部件结合装置,使其解决现有国内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专配弹簧操动机构在机械特性与断路器负载特性匹配不好和结构设计欠佳导致机械特性参数较差、维修、生产不便等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的储能部件与分合闸部件结合装置,该装置由储能部件与分合闸部件构成,该装置包括电机、小锥齿轮、大锥齿轮、偏心轴、大棘爪、小棘爪、棘轮、止退棘爪、拉杆、分闸扣板、分闸掣子、小六方轴、输出拐臂、分闸半轴、滚轮、合闸拐臂、凸轮、大六方轴、合闸扣板、合闸半轴;电机与小锥齿轮连接,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连接,大锥齿轮与偏心轴连接,偏心轴与大棘爪、小棘爪连接,大棘爪、小棘爪与棘轮连接,棘轮分别与拉杆、大六方轴连接;大六方轴与凸轮连接,凸轮与合闸拐臂连接,输出拐臂与分闸掣子、小六方轴连接,分闸掣子与分闸扣板连接。其设计要点是所述储能部件和分合闸部件分别为二个模块单元,储能部件和分合闸部件可各自独立安装和调试,安装和维修方便。
所述储能部件的电机、小锥齿轮、大锥齿轮、偏心轴、大棘爪、小棘爪、棘轮、拉杆、止退棘爪连为一体,设置于一个间隔中。储能部件的技术要点在于机构合闸储能过程所需外驱动力小,而合闸储能到位时,所储能量满足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合闸时所需能量,且安全可靠,储能部件就是为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合闸时储备所需高能量。
所述分合闸部件的合闸拐臂、凸轮、合闸扣板、合闸半轴、滚轮、输出拐臂、分闸掣子、小六方轴、分闸扣板、分闸半轴连为一体,设置于另一个间隔中。分合闸部件的技术要点在于机构待合闸状态时,合闸扣板对合闸半轴的压力很小,这样对合闸半轴脱扣有利。机构待分闸状态时,分闸扣板对分闸半轴的压力很小,这样对分闸半轴脱扣有利;分合闸部件就是确保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时,应能可靠地使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分合闸。
根据上述储能部件和分合闸部件采用独立隔层设计的技术特点,其特征是所述储能部件通过大六方轴联接分合闸部件的合闸拐臂、凸轮,即储能部件与分合闸部件构成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的弹簧操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输配电及供电系统中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所配的弹簧操动机构中弹簧操动机构的重要装置,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维修、装配方便,使用效果、参数好,适用于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及其同类交流真空断路器产品中弹簧操动机构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储能部件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A-A剖视。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的序号及名称是:1、储能部件,2、分合闸部件,3、电机,4、小锥齿轮,5、大锥齿轮,6、偏心轴,7、大棘爪,8、小棘爪,9、棘轮,10、止退棘爪,11、拉杆,12、分闸扣板,13、分闸掣子,14、小六方轴,15、输出拐臂,16、分闸半轴,17、滚轮,18、合闸拐臂,19、凸轮,20、大六方轴,21、合闸扣板,22、合闸半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方式以该弹簧操动机构的储能部件与分合闸部件结合装置,在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专配弹簧操动机构中工作原理和优点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万佳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万佳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2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吨包装框架
- 下一篇:一种轮足两用复合式移动机器人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