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信天线的角度自动调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1877.6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5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易智桢;黎建;唐卫彬;柳卫国;李舟晖;蔡卫红;张宇;周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威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08 | 分类号: | H01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天线 角度 自动 调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装置技术,尤其涉及调整户外天线的一个工作状态控制的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线覆盖是网络优化工作的基础,其中天线方位角、倾角的精确规划是影响覆盖重要因素之一。而同一天线在不同地区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角度,同时气候,天体运动等因素影响也会对天线角度系统产生影响。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发现和检测天线方位角、倾角偏离的方法是OMC统计指标、用户投诉,根据网优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定位发现问题,然后派维护人员到现场调整,属于被动方式,导致现有方式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天线角度,不但十分烦琐、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错,而且很难应对目前网络的频繁调整,维护人员往往只能被动地、比用户晚发现问题,从而直接导致用户满意度的下降。因此,研发一种具有检测天线的方位角、俯倾角、横滚角,并能远程对其控制和调整的天线自动角度调整系统变得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天线的角度自动调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通信天线的角度自动调整系统,包括:天线的倾角调整系统和天线的方位角调整系统,天线的倾角调整系统包括:天线连接夹、丝杆内筒、止位内卡环、止位外卡环、丝杆、螺纹滑块、电机罩、外接电缆、电机罩后盖、联轴紧固螺栓、丝杆外筒、推杆外筒、伸缩机构连接架和偏心杆;所述推杆被置于丝杆内筒内,丝杆内筒外被丝杆外筒包裹,推杆通过螺纹滑块固定于丝杆内筒可以在丝杆外筒内平行移动,用内限位夹和外限位夹进行限位,并用电机驱动,电机安置在电机罩内,电机安装采用法兰盘式安装,电机轴通过刚性联轴器和丝杆联接。
天线的方位角调整系统包括:抱紧夹片、轴承座底板、方位角电机、蜗轮蜗杆减速箱、下固定轴承座、方位角转动轴、天线立杆;所述方位角电机直接连接蜗轮蜗杆减速箱,蜗轮蜗杆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可在平面内转动的方位角转动轴,方位角转动轴用下固定轴承座固定在天线立杆上。
所述通信天线的角度自动调整系统中倾角调整机构与天线立杆采用偏心安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普通天线的手动调节下工作量和信号改变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相关程序进行自动调节,同时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在减少运行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设备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杆连接部位示意图。
其中:立杆1、倾角电机2、电动伸缩机构3、转动杆固定架4、抱紧夹片5、轴承座底板6、方位角电机7、蜗轮蜗杆减速箱8、下固定轴承座9、天线10、上固定轴承11、天线连接夹12、丝杆内筒13、止位内卡环14、止位外卡环15、丝杆16、螺纹滑块17、电机罩18、外接电缆19、电机罩后盖20、联轴紧固螺栓21、丝杆外筒22、推杆外筒23、伸缩机构连接架24、偏心杆25、方位角转动轴26、主轴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参见图1、2、3、4,通信天线的角度自动调整系统,包括:立杆1、倾角电机2、电动伸缩机构3、转动杆固定架4、抱紧夹片5、轴承座底板6、方位角电机7、蜗轮蜗杆减速箱8、下固定轴承座9、天线10、上固定轴承11、天线连接夹12、丝杆内筒13、止位内卡环14、止位外卡环15、丝杆16、螺纹滑块17、电机罩18、外接电缆19、电机罩后盖20、联轴紧固螺栓21、丝杆外筒22、推杆外筒23、连接架24、偏心杆25、方位角转动轴26、主轴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威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威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