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守护铃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1539.2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辉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13/02;G08B15/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守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防抢警示铃,尤指一种可防止随身物品被抢走之守护铃。
背景技术
由于社会风气逐渐败坏,社会案件时有所闻,而以夜归妇女或时常进出银行等金融单位的人士,其最常受到歹徒觊觎。
若万一皮包或皮箱遭到歹徒抢劫时,通常仅能藉由旁人协助制服歹徒,但现代的社会人心不古,抢案一发生时通常并不会有自告奋勇的人追逐歹徒,仅能眼巴巴地看着皮包或皮箱被抢;事后再报案处理,则已事过境迁,无法再追回;若侥幸得以追回,现金可能早已被歹徒花用完毕,又若有提款卡、信用卡,则所造成的损失更为惨重,因此,提防皮包被抢,除了提高警力及民众的配合协助之外,自我保护及安全措施则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守护铃,能通过佩带于使用者身上的主机,随时监测寄于随身物品(如皮包)的子机是否远离使用者监控范围,一旦超过自动报警,由此防止随身物品被抢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守护铃,由主机和子机组成,其中:
1)该主机设有第一盒体,该第一盒体中设有第一供电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无线射频传输单元以及第一警报单元,该第一供电单元与该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无线射频传输单元以及第一警报单元连接并供应其电力,该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无线射频传输单元以及第一警报单元连接;
2)该子机设有第二盒体,该第二盒体中设有第二供电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无线射频传输单元以及第二警报单元,该第二供电单元与该第二控制单元、第一无线射频传输单元以及第二警报单元连接并供应其电力,该第二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二无线射频传输单元以及第二警报单元连接;
3)该主机与子机通过该第一无线射频传输单元和第二无线射频传输单元相互连结,并且该第二无线射频传输单元通过侦测接收该第一无线射频传输单元的发射频率而相互连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无线射频传输单元也能通过侦测接收该第二无线射频传输单元的发射频率而相互连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盒体相对于该第一警报单元设有至少一喇叭孔,该第二盒体相对于该第二警报单元也可设有至少一喇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主机还设有插销开关单元,并通过该第一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报警单元报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主机及/或子机进一步设有电量显示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主机内可进一步设有第一照明单元以及第一照明开关单元,该第一照明单元分别与该第一供电单元以及第一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子机内也可进一步设有第二照明单元以及第二照明开关单元,该第二照明单元分别与该第二供电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照明单元和该第二照明单元可以为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子机可设置于随身物品中(例如皮包),该主机则佩带于使用者身上,而该主机与子机藉由无线射频传输单元相互连结,当随身物品连同子机离开使用者身边一定距离时,通过主机和子机中设置警报单元,一方面该主机上的第一报警单元发出报警提醒使用者,随身物品远离可控制范围,另一方面也使该子机上之第二警报单元发出警报声响产生吓阻作用,以防止随身物品被抢走之目的。
该主机上设有的插销开关单元,这样一旦携带该主机的主人遇到小偷之类时,只要拔除插销,就启动该主机上报警单元,吓退小偷。
该主机和子机上都可分别设有照明单元和照明开关单元,这样该主机和子机同时分别作为照明工具,更进一步该主机上的第一照明单元,可连同第一报警单元一起受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显示报警,达到既有报警声音又有报警显示,同样该子机上也设有第二照明单元以及第二照明开关单元,该第二照明单元分别与该第二供电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守护铃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守护铃的第一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守护铃的第二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守护铃的第三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守护铃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对照附图,作以下补充说明:
10-主机 20-子机
11-第一盒体 21-第二盒体
111-喇叭孔 211-喇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辉,未经张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道货车转向架的斜楔减振装置
- 下一篇:火车硬座助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