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吸尘器用网孔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61393.1 | 申请日: | 201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吸尘 器用 网孔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是一种旋风吸尘器用网孔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类典型的吸尘器是旋风吸尘器,如图1所示,为一旋风尘桶吸尘器的的侧面剖视图。该旋风尘桶吸尘器包括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a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2a,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a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2a之间通过气体通道3a连通。所述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a具有第一旋风桶6a,所述第一旋风桶6a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抽吸口7a,带有灰尘的气流从这里进入第一旋风桶6a内,第一旋风桶6a内同轴设有圆柱状或圆锥状滤网13a。所述第一抽吸口相对于第一旋风桶6a的内侧壁成切向设置,使得从第一抽吸口7a进入的空气以与侧壁成切向的方向进入第一旋风桶6a,以便在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a内部建立涡流。滤网13a设置在第一旋风桶6a中央,其上端通过隔板14a与第一旋风桶6a的顶壁相连。所述第一旋风桶6a内部还设置集尘桶5a,所述集尘桶5a在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a底部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的出尘口11a之间延伸,并与滤网13a紧密套合。从滤网13a通过的气流进一步通过设置在上游旋风分离装置1a和下游旋风分离装置2a之间的气流通道3进入各个下游旋风分离装置2a。
图1中使用的滤网13a,仅在侧面具有过滤孔,在现有技术中,还有另一种用于吸尘器的过滤器,如图2、图3所示,图2表示了一个带有一柱形件12a的过滤器10a,在柱形件中设置有一多孔部件14a,图3以剖视图表示了构成多孔部件14a的壁板26的一部分。壁板26a具有一个气流迎接表面28a和多个通孔30a。在工作时,气流沿箭头32a所指方向通过通孔。将过滤器10a的下边沿制成凸缘部分18a,用于减少过滤器10a中的多孔部件30a中的堵塞量以及细小尘粒通过孔30a的量。
但是,前述的过滤器均是在侧面开过滤孔,这类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在吸入一定量的灰后,旋风尘桶吸尘器的真空度会下降,旋风尘桶内具有网孔的过滤器容易缠毛,导致旋风尘桶吸尘器的清洁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吸尘器用网孔过滤器,用于有效降低侧面进风孔缠毛、藏毛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风吸尘器用网孔过滤器,包括侧面过滤筒,该侧面过滤筒由第一侧壁和一底板围设而成,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为1-3mm。
优选地,在设置底板所述侧面过滤筒的一端有一挡尘环,所述挡尘环的端部为一开放式,所述挡尘环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如采用卡扣/卡槽连接。
更好地,所述底板、挡尘环、第一侧壁一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网孔过滤器还包括过滤腔,该过滤腔由第二侧壁围设而成,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由第二侧壁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为连接接口,在所述连接接口的外部设有多个卡扣,所述过滤腔的第二侧壁的外缘设有一周或多周用于连接的突起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网孔过滤器所应用在的旋风尘筒,可有效降低侧面进风孔缠毛、藏毛的现象,提高其清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图3为现有技术的网孔过滤器;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网孔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网孔过滤器应用在旋风尘筒中的工作原理图;
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网孔过滤器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网孔过滤器包括侧面过滤筒和过滤腔,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网孔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侧面过滤筒包括第一侧壁11、呈圆形的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的底板(未示出)和挡尘环13,所述挡尘环13包括底部12,在底板12上设有多个与第二过滤孔对应的孔121,并设有向里凹的槽122及弹性卡簧131,对应地,在底板上设有楔形槽,所述挡尘环13的底部12与底板相抵,底部12上的弹性卡簧卡在所述楔形槽中。安装时,捏住卡簧131转动所述挡尘环13,将卡簧131卡在底板上的楔形槽中。底部12上的孔121与底板上的第二过滤孔相对应。所述第一侧壁11上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111。所述第二过滤孔121的孔径为1-3mm。
在另一种连接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底板和挡尘环分别为独立元件,底板面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以及以圆心为对称的两个卡槽,所述挡尘环的一端呈开放式,另一端具有与底板上的卡槽相对应的两个卡扣,所述卡扣卡固于所述卡槽中。而第一侧壁通过螺纹或者卡扣/卡槽与挡尘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3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