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裂式复合屏蔽绝缘铜、铝管母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61366.4 | 申请日: | 201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7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平;孟东方;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5/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裂 复合 屏蔽 绝缘 母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裂式复合屏蔽绝缘铜、铝管母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电流超过1250A的大电流输电领域,大多采用绝缘管型母线来替代传统的矩形母线和电缆。现有的绝缘管型母线,其内芯为一整体的铜、铝管,铜、铝管依次有半导电层2、复合屏蔽绝缘层3、半导电层2、护套及接地防护层4。其虽然能充分利用电流集肤效应优势,载流量大,但因是依靠单根管母线导电,导体的表面积和截面积受到限制,载流量大、自身电抗高。受其载流量大和自身电抗的影响,温升高。尤其是在远距离输送大电流时,温升高,母线起始电压降大,其值往往超出配电系统设定值,这些都制约了绝缘管母线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既能解决大电流载流,又能解决长距离输送压降值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问题的分裂式复合屏蔽绝缘铜、铝管母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分裂式复合屏蔽绝缘铜、铝管母线,内芯外依次有半导电层、复合屏蔽绝缘层、半导电层、护套及接地防护层,内芯由两半圆形铜、铝管或三个以上相同截面的扇形铜、铝管组成,在半圆形或扇形铜、铝管的接合处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由两半圆形铜、铝管或三个以上的扇形铜、铝管组成,可通过半圆形管或多个扇形管形成的多根分裂导体,分裂导体接合处有绝缘层,母线载流量均匀分布到各分裂导体上,增大了导体载流的面积,减小了单根分裂导体的载流量,降低了温升、减小了线路电抗,从而达到满足大电流载流要求和减小末端压降的目的。
经检测试验,本实用新型在10kv、4000A的输电线路中,电压降<0.08V/m,温升≤45K。
本实用新型能达到输配电系统的输送电要求,其末端电压降大大低于电力设计准值。由于是空心导体,既有效的节省了金属资源,又最大程度的节约了能源;其外表面为护套及接地防护层,安全可触摸,解决了敞开式导体的带电安全距离要求,有效的节约了空间布置,减轻了母线系统的布置难度。
本实用新型既能解决大电流载流,又能解决长距离输送压降值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由两半圆形铜、铝管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由三个等面积扇形铜、铝管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由四个等面积扇形铜、铝管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系统对载流量和电压降的要求,结合理论计算本实用新型内芯选用两半圆形或扇形的分裂导体结构,在相邻分裂导体之间有绝缘层分隔,根据系统电压等级不同,再在组合在一起的分裂导体外表面依次制作半导电层、复合屏蔽绝缘层、半导电层、金属接地层、护套层。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由两半圆形铜、铝管1组成,两半圆形铜、铝管接合处有绝缘层5,内芯外依次有半导电层2、复合屏蔽绝缘层3、半导电层2、护套及接地防护层4。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由三个扇形铜、铝管1-1组成,三个扇形铜、铝管接合处有绝缘层5,内芯外依次有半导电层2、复合屏蔽绝缘层3、半导电层2、护套及接地防护层4。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由四个扇形铜、铝管1-2组成,四个扇形铜、铝管接合处有绝缘层5,内芯外依次有半导电层2、复合屏蔽绝缘层3、半导电层2、护套及接地防护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注油装置
 - 下一篇:换热器管束泄漏检测夹持耦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