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舱内用交互式低压音频声光应急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1364.5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之红;吴建新;郭晓东;邵小斌;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舱内用 交互式 低压 音频 声光 应急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工建造项目中,用于深舱紧急预警的交互式低压音频声光应急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海工建造项目中,由于舱室布置结构复杂,舱室距离主甲板面较常规造船要深,在深舱内利用常规的通讯工具,如高频、手机等均没有任何信号,施工人员在深舱内作业时,无法获知外界的信息,一旦舱室发生紧急情况无法将相关信息传达到甲板面,由于信息互通的闭塞,在深舱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很难得到可靠的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有线信号传递,将报警信息传达到各个深舱,保证舱内施工人员安全的深舱内用交互式低压音频声光应急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深舱内用交互式低压音频声光应急报警系统,包括电源箱和主控台,电源箱中设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在主控台上设有电源指示灯和多个按钮,且在主控台的任一侧壁上设有拉门,主控台通过第一电缆线与第一输出端相连接,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电缆线并联连接有多个报警器,主控台的另一端通过多根信号电缆与多个报警器的另一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控台上设有十九个按钮,包括警报按钮、停止按钮、全呼按钮和十六个报警器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电缆线并联连接有十五个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报警器由警灯和喇叭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有线信号传递,将报警信息传达到各个深舱,同时借助有线通讯系统,达到深舱内与主甲板语音互通的效果,各个报警器采用警灯和喇叭合成的报警器,声光双重报警,声音度高、闪亮度大,且报警系统功能可靠,布置灵活、安装方便,不影响任何生产作业,并可以重复利用,使得投资费用小,且保证了深舱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电源箱、2-主控台、3-第一输出端、4-第二输出端、5-电源指示灯、6-按钮、7-拉门、8-第一电缆线、9-第二电缆线、10-报警器、11-信号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深舱内用交互式低压音频声光应急报警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电源箱1和主控台2,电源箱1中设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3和第二输出端4,在主控台2上设有电源指示灯5和十九个按钮6,按钮6包括警报按钮、停止按钮、全呼按钮和十六个报警器按钮,且在主控台2的任一侧壁上设有拉门7,主控台2通过第一电缆线8与第一输出端3相连接,第二输出端4通过第二电缆线9并联连接有十五个报警器10,且报警器10由警灯和喇叭组成,主控台2的另一端通过多根信号电缆11与多个报警器10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工作时,主控台2放置在主甲板上,将各报警器10分布在各个深舱内,通过主控台2控制整个报警系统,主控台及终端均采用AC36V安全电压供电,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作用,在需要使用通话功能时,可以拉开拉门7,将话筒的插头插入拉门7内的插孔里,按下全呼按钮,全呼指示灯亮,此时按下麦克风键,所有深舱内均可听见主控台呼叫,呼叫完毕松开按键,就可听见所有深舱内对主控台的呼叫,如需单独呼叫某一终端,只需按下相应的单呼按键,此时全呼指示灯熄灭,就可以单独与某一终端相互呼叫,其他终端均无法听见,通过利用有线网络布置,将预警信号传输到设置在各个深舱的报警点,信号传输稳定可靠,在主控待机状态下,即全呼灯亮,持续按下警报按键超过3秒,所有深舱内的警报灯点亮,所有喇叭响起,响声超过三分钟会自动停止,如需中途停止,只需按下停止键即可,这样即使在深舱内,喇叭响亮透彻,且即使在昏暗的环境下根据警灯及时找到报警点采取呼救,报警系统功能可靠,布置灵活、安装方便,不影响任何生产作业,并可以重复利用,使得投资费用小,且保证了深舱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招手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防止儿童走失的电子智能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