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双单摆实验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972.4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许佳其;童国平;周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单摆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单摆物理实验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双单摆实验仪。
背景技术
传统用单摆模型测周期,是通过手释放摆球来实现的,这样做很难使小球、棉线处于竖直平面内,小球与竖直平面间将会产生一个夹角,使小球偏离竖直平面摆动而形成圆锥摆。圆锥摆的周期为其中θ为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l为摆长,而在计算时,以l代替lcosθ,所以得到的T变大,将会使计算得到的g值偏大。
另外,很有可能因圆锥摆使小球撞上光电门而造成实验失败,并且实验时是通过人手来释放小球,很难做到每次实验都让小球保持在同一角度释放,这给实验引入了不确定度。
传统的单摆实验仪器,功能单一,演示效果不明显,因为没有明显的对比实验,学生不能很好地对单摆公式进行理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圆锥摆现象,手释放时所带来的摆角的不确定度,发明了一种可控双单摆实验仪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
可控双单摆实验仪,由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竖直杆和设置于竖直杆上的水平横杆组成,底座下方设置有脚,竖直杆中下部设置有载物台,竖直杆与载物台通过螺丝相连,所述的底座上方设置有水平导轨,导轨上方设置有可升降装置,可升降装置上设置有电磁铁11,水平横杆上设置有夹线旋钮,夹线旋钮上悬挂有摆绳,摆绳下端挂有摆球,竖直杆中部设置有角度刻度板3,角度刻度板下方设置有光电门。
作为优选,底座上方设置有水平导轨,导轨上方设置有可升降装置,可升降装置上设有电磁铁,通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保证了摆球始终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解决了圆锥摆的现象。这种设计可使摆球在不同角度、不同高度释放,并可重复测量处于同一角度、同一高度释放摆球的摆动周期,从而解决了用手释放时摆角的不确定性。
作为优选,将两个摆球悬挂于水平横杆上,通过一个电源同时控制两个电磁铁,可保证两个小球同时释放,从而也可很好的解决用手释放时所带来的不确定度。
作为优选,导轨上方设置有可升降装置,可控制摆球的释放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进步:a、通过电磁铁组的合理应用,可以确保对比实验中单摆的同时释放,消除了用手释放的不确定性;b、实验对比效果好,现象明显,探究摆角θ与周期T的关系;摆球质量m与周期T的关系;摆长L与周期T的关系;重力加速度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时周期T的情况:c、可通过碰撞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标号为:1.水平横杆 2.竖直杆 3.角度刻度板 4.光电门 5.载物平台 6.水平导轨 7.底座 8.夹线旋钮 9.摆绳 10.摆球 11.电磁铁12.可升降装置 13.水平滑块 14.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可控双单摆实验仪包括水平横杆1,竖直杆2,载物台5,底座7和脚14,底座7上方设置有水平导轨6,导轨上方设置有可升降装置13,可升降装置13上设置有电磁铁11,水平横杆1上设置有夹线旋钮8,夹线旋钮8上悬挂有摆绳9,摆绳下端挂有摆球1,竖直杆2中部设置有角度刻度板3,角度刻度板下方设置有光电门4。
使用该实验仪在相同摆球和摆长L下,探究不同摆角θ与周期T的关系:
在摆长相同的情况下,以角度板为标准,通过调节底部轨道上的电磁铁滑块将两块电磁铁分别固定在指定的θ1和θ2处,使两个摆球的起始摆角不相同。将电磁铁组接在学生电源上(6V),合上电磁铁通电开关,让两个摆球在磁力的作用下被分别吸在θ1和θ2处。
待小球处于稳定状态后,断开电磁铁通电开关,两小球同时开始摆动,通过观察两摆球并对比角度板,可以定性探求不同摆角θ与周期T的关系。
实施例2:
使用该实验仪在相同摆角θ和摆长L下,探究不同摆球质量m与周期T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