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可控拉延筋加径向推力的可变形状凸模成形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670.7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平;彭成允;胡建军;唐丽文;夏华;周志明;张侠;吴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拉延 径向 推力 可变 形状 成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可控拉延筋加径向推力的可变形状凸模成形模具,主要是针对变拉延筋高度、提供径向推力、变凸模形状的模具。
技术背景
普通成形模具,没有径向推力,成形由凸模带动板料,向凹模拉动完成。带径向液压的拉深模具,径向推力由液体压力实现,密封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带有液压装置的拉深模具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普通模具由钢模制成,凸模在拉深过程中形状是不变的。这种模具在拉深过程中容易受力不均,容易出现拉裂现象,且模具容易出现磨损,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生产成本。液压拉深模具密封问题无法解决,存在安全隐患,且易污染工作环境。
现在的冲压模具,拉延筋的凸筋通常固定在压料板或凹模上,拉延筋阻力在整个拉延成形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但,对于需要随着冲压行程,要求拉延筋阻力是变化的拉延成形,这种固定形式就无法实现。同时,这种拉延筋固定在压料板或凹模上的方式,也不便于修模,有时候可能造成因为拉延筋已经无法修复而报废压料板或者凹模,这就增加了模具的修模时间,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如本申请人在2009年4月13日申请的名称为“一种具有变拉延筋阻力的模具”、申请号为200910103593.3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模具结构,设置有独立的拉延筋和拉延筋垫板,所述拉延筋从凹模中穿出,下端通过拉延筋垫板与顶杆上端接触。本实用新型把拉延筋从凹模或压料板上分离出来,顶杆推动拉延筋垫板运动,其阻力可由气垫通过顶杆自由调节,随着冲压行程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拉延筋高度可自由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模具无法改变变拉延筋阻力和普通成形模具没有径向推力、凸模形状不可变以及液压拉深模具密封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变拉延筋高度及变固体颗粒量的模具,从而实现变拉延筋阻力、变凸模形状、提供径向推力、解决密封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可控拉延筋加径向推力的可变形状凸模成形模具,包括包括凹模,成形固体颗粒,拉延筋,压边圈,压紧气缸,垫板,下模座,顶杆,压块,顶料气缸,顶板,径向固体颗粒,密封板,坯料等。凹模安装在内滑块上,压块安装在下模座上,压紧气缸安装在下模座上,压紧气缸的工作端顶住压边圈;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座上安装顶料气缸,顶料气缸的工作端穿入压料板,与设置在压边圈内的顶板接触,顶住顶板的下表面;密封板安装在压边圈上,密封板与凹模、压边圈、顶板及坯料在成形过程中形成一个径向封闭空间,径向固体颗粒设置在径向封闭空间内。
另一个特征是:还设置有由压块,坯料,压边圈在成形过程中形成一个成形封闭空间,成形固体颗粒设置在成形封闭空间内,作为凸模。
进一步的特征是:设置有至少一块拉延筋和垫板,所述拉延筋上端穿过压料板,下端通过垫板与顶杆上端接触。
所述的拉延筋均布在成形固体颗粒凸模周围;拉延筋下端的垫板连接成一体。
所述径向封闭空间均布在压边圈内。
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改进是将本专利是将活动拉延筋、固体颗粒凸模、径向用固体颗粒介质增加推力复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对拉延筋阻力的调节量变大,且更加方便,实际生产对提高产品质量非常有效。同时,该模具维修方便,可以降低模具修模时间,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本模具结构简单,径向推力由顶料气缸通过固体颗粒介质传递到板料上,实现可靠,无污染。本模具结构也可由压紧气缸实现压料,由机床气垫实现径向推力。与普通成形模具相比,成形更容易,效果很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凸模是由成形封闭空间内的成性固体颗粒构成的,凸模在拉深过程中形状可变、受力均匀,非常实用。实际生产中安全可靠且对提高产品质量非常有效。同时,使用过程中凸模磨损的只是固体颗粒,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可控拉延筋加径向推力的可变形状凸模成形模具。
图中:1-凹模,2-成形固体颗粒,3-拉延筋,4-压边圈,5-压紧气缸,6-垫板,7-下模座,8-顶杆,9-压块,10-顶料气缸,11-顶板,12-径向固体颗粒,13-密封板,14-坯料,15-成形封闭空间,16-径向封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线材折弯机折弯模具转换系统
- 下一篇: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