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然风冷直驱风力发电机线圈端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0245.8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习坤;尹耀安;贺建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11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风冷 风力发电机 线圈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冷却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然风冷直驱风力发电机线圈端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自然风冷直驱风力发电机,通过三路自然风进行冷却,但是,这三路自然风不能到达主要的热源—气隙附近,更准确的说,是不能到达定转子铁芯及线圈附近,而定转子铁芯及线圈附近又没有专门的散热装置,因此,发热现象十分严重,铁芯两端的铜线引出处发热尤其严重,这样,往往会降低风机的性能,最终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自然风冷直驱风力发电机线圈端部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静止迷宫密封Ⅰ、静止迷宫密封Ⅱ、转动迷宫密封Ⅰ、转动迷宫密封Ⅱ、气体搅拌装置Ⅰ和气体搅拌装置Ⅱ,静止迷宫密封Ⅰ固定在发电机定子的左端,与静止迷宫密封Ⅰ相适配的转动迷宫密封Ⅰ固定在发电机转子的左端;静止迷宫密封Ⅱ固定在发电机定子的右端,与静止迷宫密封Ⅱ相适配的转动迷宫密封Ⅱ固定在发电机转子右端,气体搅拌装置Ⅰ和气体搅拌装置Ⅱ分别设于发电机的转子铁芯两端,气体搅拌装置Ⅰ、气体搅拌装置Ⅱ上均设有叶片,转动迷宫密封Ⅰ、转动迷宫密封Ⅱ上均设有散热筋。
所述静止迷宫密封Ⅰ、静止迷宫密封Ⅱ、转动迷宫密封Ⅰ、转动迷宫密封Ⅱ采用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金属制成。
发电机的转子铁芯设于发电机转子外径方向,发电机的定子铁芯设于发电机定子内径方向,定子铁芯两端设有线圈引出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改变发电机气隙部分的气体流动状态,并通过散热装置将铁芯两端的热量带走,改善铁芯两端线圈处的散热状况,从而有利于改善风力发电机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电机定子、转子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所示实施例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迷宫密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静止迷宫密封Ⅰ9、静止迷宫密封Ⅱ6、转动迷宫密封Ⅰ8、转动迷宫密封Ⅱ5、气体搅拌装置Ⅰ10和气体搅拌装置Ⅱ4,静止迷宫密封Ⅰ9固定在发电机定子1的左端,与静止迷宫密封Ⅰ9相适配的转动迷宫密封Ⅰ8固定在发电机转子13的左端;静止迷宫密封Ⅱ6固定在发电机定子1的右端,与静止迷宫密封Ⅱ6相适配的转动迷宫密封Ⅱ5固定在发电机转子13右端,气体搅拌装置Ⅰ10和气体搅拌装置Ⅱ4分别设于发电机的转子铁芯7两端,气体搅拌装置Ⅱ4上设有叶片11,气体搅拌装置Ⅰ10上也设有与叶片11结构相同的叶片,转动迷宫密封Ⅱ5上设有散热筋12,转动迷宫密封Ⅰ8上也设有与散热筋12结构相同的散热筋。
所述静止迷宫密封Ⅰ9、静止迷宫密封Ⅱ6、转动迷宫密封Ⅰ8、转动迷宫密封Ⅱ5采用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金属制成。
发电机的转子铁芯7设于发电机转子13外径方向,发电机的定子铁芯3设于发电机定子1内径方向,定子铁芯3两端设有线圈引出线2。
静止迷宫密封Ⅰ9、静止迷宫密封Ⅱ6分别与转动迷宫密封Ⅰ8、转动迷宫密封Ⅱ5相配合将定子铁芯3和转子铁芯7与外部隔离,有利于防止外界湿空气进入;随着发电机转子13的转动,气体搅拌装置Ⅰ10、气体搅拌装置Ⅱ4将气隙中的空气搅动,从而有利于改善线圈端部散热性能。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一个优选示范例。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只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凡与本实施例等效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电风能有限公司,未经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晶闸管阀触发电路
- 下一篇:带有接线盒的交流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