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光控制延时电子镇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215.7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李治刿;赵强;王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一三五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6 | 分类号: | H05B4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8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光 控制 延时 电子镇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灯或日光灯,特别涉及节能灯或日光灯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节能灯,或称为电子荧光灯,是利用高压脉冲点亮灯管,激发灯管中的荧光材料发光而工作的一种照明灯具。现在使用普遍的节能灯都采用电子镇流器,将普通交流电转换为20~50kHz,峰值达300V左右的脉冲电流供灯管工作。节能灯具有比普通白炽灯节能和更高的使用寿命,在各种不同照明领域应用普遍。普通声光控制延时开关是用于根据环境光线和声响自动控制照明器具的装置,主要用于控制普通白炽灯的照明,传统的声光控制延时开关,不能用于控制工作在高压脉冲状态的节能灯。声光控制延时开关和电子镇流器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产品,普通声光控制延时开关只用于控制传统的白炽灯泡,现有技术的电子镇流器没有实现声光控制延时的智能化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电子镇流器不具备声光控制延时功能的缺点,提供一种声光控制延时电子镇流器,用于控制节能灯或日光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声光控制延时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传感器、声控传感器、延时电路、电子开关和电子镇流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和声控传感器与延时电路连接,所述延时电路输出端与电子开关连接,所述电子镇流器通过电子开关与电源连接;
所述声控传感器为话筒;
所述光敏传感器为光敏电阻或光敏二极管;
所述延时电路由CD 4011构成;
所述电子开关为单向可控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声光控制延时开关和电子镇流器合二为一,克服了普通单一的声光控制延时开关只能使用白炽灯泡,不能使用节能灯或日光灯的缺点,简便的实现了荧光灯的智能照明,具有安装维护方便、亮度高、智能化、节约能源、成本低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将声光控制延时开关和电子镇流器合二为一,利用声光控制延时开关对节能灯的电子镇流器直流电源进行控制,实现节能灯的智能化。本实用新型的声光控制延时电子镇流器,由光敏传感器、声控传感器、延时电路、电子开关和电子镇流器组成。光敏传感器和声控传感器分别与延时电路的两个控制端连接,当光敏传感器和声控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照状态和声音信号均达到设定值时,延时电路触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驱动电子开关动作,接通电子镇流器与电源的连接。此时,延时电路开始计时,当达到设定时间,延时电路停止输出触发信号,电子开关关断电子镇流器与电源的连接,实现节能灯或日光灯的自动控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例的声光控制延时电子镇流器中,声控传感器为话筒,光敏传感器采用光敏二极管,电子开关采用单向可控硅,延时电路可以采用简单的门电路,如CD4011等构成。图1中,桥堆D和电容C构成本例的电源,它将交流电网220V交流电转换为300V左右的直流电,通过电阻R降压,为CD 4011提供工作电流,电子镇流器则通过可控硅直接与桥堆D的输出端连接。
下面描述本例声光控制延时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
当环境光照强时(如白天),此时CD 4011输出端为低电平,单向可控硅截止,电子镇流器不工作,无高压脉冲输出,节能灯(图中未示出)熄灭。当光照减弱或消失(如夜晚)时,CD 4011的一个触发端为高电平,CD 4011输出端仍保持低电平,此时如果话筒检测到信号且大于设定值时,CD 4011输出端才翻转为高电平,单向可控硅导通,节能灯点亮。同时CD 4011开始计时,当时间达到设定值时,CD 4011输出端返回低电平,单向可控硅截止,节能灯熄灭。本例的声光控制延时电路,单向可控硅的开与关,直接控制电子镇流器的整个工作电源,只有当声控传感器和光控传感器同时满足条件时延时电路才会输出高电平,驱动电子开关导通,点亮节能灯。本例声光控制延时电子镇流器元器件取材容易,价格低,电路结构降低,技术成熟,非常适合用于节能灯的照明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一三五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一三五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