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0116.9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段怡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怡村 |
主分类号: | F03B7/00 | 分类号: | F03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5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品,具体地,涉及一种水车。
背景技术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生产和生活用具;例如,诞生于中国农村的水车,作为一种古老水利设施,为农田灌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早在嘉靖二年,在黄河上游一带就出现了水车,可以利用黄河水流的冲力,将黄河水自动提高,用于灌溉黄河岸边的农田。其中,水车包括支架、主轴、辐条、车轮、刮水板、水斗和水槽,主轴安装在支架上,车轮通过辐条连接在主轴上,刮水板和水斗均布在车轮所在的圆周上;该水车的工作原理为:水流的自然流动推动刮水板,刮水板的运动使车轮转动,水斗随着车轮的转动将水提到高出,并随着车轮的进一步转动将水倒入与水斗配合设置的水槽中,水槽中的水自然流入农田,从而实现自动的农田灌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作为农田灌溉的工具,直至上世纪70年代,水车已被抽水机、水泵等高效率的水利设施代替。但是,水车作为一种古代文明的象征,在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更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然而,作为农田灌溉工具,水车已被逐渐遗忘,水车制造工艺也随之失传。为了纪念和传承这一古老历史景观,需要抢救性搜集、整理和研究水车的制造工艺,制造在当今社会具有观赏价值的水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出一种水车,以实现外观优美和结构坚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车,所述水车包括第一前车架、第一车轮、后车架和多根连接梁,所述多根连接梁中至少两根连接梁平行设在所述第一前车架的底端和所述后车架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一车轮包括第一主轴,所述第一车轮通过所述第一主轴高度可调式连接在所述第一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水车还包括第二前车架和第二车轮,所述第二前车架和所述第一前车架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二车轮和所述第一车轮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二车轮包括第二主轴,所述第二车轮通过所述第二主轴高度可调式连接在所述第一前车架和所述第二前车架之间;所述多根连接梁中至少两根连接梁平行贯通设在所述第一前车架的底端、所述第二前车架的底端和所述后车架的底端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前车架的顶端设有通过开长铆槽套成的掌盘子,即水槽;所述第一前车架为前大马口架,所述前大马口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主轴、且竖直平行设置的第一前马口柱和第二前马口柱,以及远离所述第一主轴、且与所述第一前马口柱和所述第二前马口柱平行设置的第一前支撑柱和第二前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前马口柱、所述第二前马口柱、所述第一前支撑柱和所述第二前支撑柱的相邻两根马口柱和/或支撑柱之间,垂直设有多根前连接梁;在所述第一前马口柱和所述第二前马口柱之间,垂直设有用于横向托撑所述第一车轮的前托梁、以及与所述前托梁顶紧配合连接的多根前随梁,所述前托梁和所述多根前随梁彼此平行、并与所述第一前马口柱和所述第二前马口柱活动铆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车架为后小马口架,所述后小马口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主轴、且竖直平行设置的第一后马口柱和第二后马口柱,以及远离所 述第一主轴、且与所述第一后马口柱和所述第二后马口柱平行设置的第一后支撑柱和第二后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后马口柱、所述第二后马口柱、所述第一后支撑柱和所述第二后支撑柱的相邻两根马口柱和/或支撑柱之间,垂直设有多根后连接梁;在所述第一后马口柱和所述第二后马口柱之间,垂直设有用于横向托撑所述第一车轮的后托梁、以及与所述后托梁顶紧配合连接的多根后随梁,所述后托梁和所述多根后随梁彼此平行、并与所述第一后马口柱和所述第二后马口柱活动铆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车轮还包括网弦板,在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网弦板之间、关于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大辐条组件和第二大辐条组件,所述第一大辐条组件和所述第二大辐条组件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大辐条组件包括多对大辐条,所述多对大辐条的根部设在所述主轴上、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多对大辐条的端部设在所述网弦板靠近所述第一前车架的边缘处、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所述多对大辐条中,每对大辐条关于所述第一主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每对大辐条中,每根大辐条向内倾斜,即所述每根大辐条的端部向所述网弦板倾斜;在所述多对大辐条中的相邻两根大辐条之间,设有小轮子、穿撑和/或蹬弓子;在所述穿撑与所述网弦板之间设有多根小辐条;在所述第一大辐条组件和所述第二大辐条组件的对应小辐条之间,自大辐条的端部至根部,依次设有刮水板、收头桄、中桄和开档桄;在所述刮水板上靠近所述第一前车架的一端设有水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怡村,未经段怡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热水器火力调节阀
- 下一篇:双榫扣彬木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