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地板的发热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60073.4 | 申请日: | 201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肖仲强;韦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仲强;韦先强 |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H05B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板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式发热板,具体是一种用于地板的发热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强化复合地板由四层材质层压而成。
第一层:耐磨层。主要由三氧化二铝组成,有很强的耐磨性和硬度。
第二层:装饰层。是一层经密胺树脂浸渍的纸张,纸上印刷有仿珍贵树种的木纹或其它图案。
第三层:基层。是中密度或高密度的层压板,也就是业界常说的密度板。经高温、高压处理,有一定的防潮、阻燃性能,基本材料是木质纤维。
第四层:平衡层。它是一层牛皮纸,有一定的强度和厚度,并浸以树脂,起到防潮防地板变形的作用。
现有的电热式发热地板,主要是在所述基层中设置一层发热板,通电后即可实现加热效果。
上述发热地板的不足之处在于:发热板采用的电热介质直接层压于所述基层中,一旦地板浸水,就会发生漏电的情况,给使用安全带来隐患。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热片为炭纸,其使用成本较高、制作工艺较复杂,炭纸容易积水,因此安全性较低,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较高且使用寿命较长的用于地板的发热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地板的发热板,包括:包括一对电极和设于该对电极之间的多个电热片;该对电极和多个电热片都包覆并密封于绝缘层中。
进一步,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炭纸作为电热片带来的成本较高、制作工艺较复杂、安全性较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所述电热片为印刷或涂覆于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炭浆。使用炭浆,可方便地控制电热片的电阻和电热片的宽度。较宽的电热片可使其发热均匀、便于散热。
进一步,为方便发热板应用,所述绝缘层的上端面依次层压粘连有装饰层和耐磨层。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通过布与基层层压粘连,以解决由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构成的绝缘层不易与基层层压粘连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板的发热板中,发热板被包覆并密封于绝缘层中,以防止发热板受潮,确保了使用安全,采用炭浆制成的电热片不易被氧化或积水,确保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中的用于地板的发热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用于地板的发热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的发热地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地板的发热板B6包括:一对电极N和L和设于该对电极N和L之间的多个电热片P;该对电极N和L和多个电热片P都包覆并密封于绝缘层B5中。所述绝缘层B5的上端面依次层压粘连有装饰层B2和耐磨层B1。使用时,所述绝缘层B5的下端面通过布与地板B的基层B3层压粘连。
图2为用于地板的发热板B6的一种实施方式,电极N和L沿着地板长度方向分布。
图1为用于地板的发热板B6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电热片P沿着地板长度方向分布。
(实施例2)
如图2-3,本实施例的发热地板B包括:依次层压的耐磨层B1、装饰层B2、基层B3和平衡层B4,所述基层B2中设有发热板B6;该发热板B6包括沿发热地板B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一对电极N和L,该对电极N和L之间电连接有多个电热片P;该发热板B6包覆并密封于绝缘层B5中。绝缘层B5由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构成。所述绝缘层B5通过布与基层B3层压粘连。
所述电极N和L平行设置,其间距由发热地板B的宽度决定,并避免其外露。
所述电热片P为印刷或涂覆于所述一对电极N和L之间的炭浆。电热片P也可以采用炭纸、合金制品等电热片。
所述一对电极N和L在发热地板B邻近的两端部的底面上各设有接线端。安装使用时,各发热地板B的电极并联后接电源。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仲强;韦先强,未经肖仲强;韦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燃气涡轮发动机回火的方法
- 下一篇:视频编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