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金属复合材料手持式防暴盾牌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9508.3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冠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B32B17/02;B32B17/06;B32B19/04;B32B27/12;B32B27/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27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复合材料 手持 防暴 盾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警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非金属复合材料手持式防暴盾牌。
背景技术
手持式防暴盾牌是广大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在执行任务时用于自身防护,避免受到暴徒袭击的护具。现有的手持式防暴盾牌一般有两种,一种由PC材料制成,另一种由合金铝材料制成。PC材料制造的手持式防暴盾牌耐低温性能较差,在我国高寒地区要脆裂;而合金铝材料制造的手持式防暴盾牌抗暴能力不强,并且质量大,不便于做各种技战术动作。因此,现有防暴盾牌难以保证广大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在高寒地区执行警务和处理突发暴乱事件时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防暴综合性能好的非金属复合材料手持式防暴盾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手持式防暴盾牌,在盾牌板的上部设有可视窗,盾牌板的背面安装有手柄和挂臂带,其关键在于:所述盾牌板由1~3个复合层构成,每个复合层从前往后依次为玻璃纤维层、天然麻纤维层和PE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高性能聚乙烯纤维UD材料与E玻璃长纤维及天然麻纤维为辅助材料进行复合压制试验,组成新的结构材料防暴盾牌板,其力学性能符合甚至超过现有防暴盾牌产品的要求,在极低温度环境下不脆裂,防暴抗暴性能优良,能有效保证广大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在高寒地区执行警务和处理突发事件时的生命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重量轻,抗冲击能力强,温度适应范围广。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盾牌板由3个复合层依次叠合压制而成。
所述盾牌板是与人体腰部相适应的曲面,这样可对人体进行多角度的有效防护。
所述可视窗由两层PC板叠合而成。当前面一层PC板被击坏,后面一层PC板仍可保持完好,对人体头部和上身不造成伤害。
所述手柄由高强尼龙塑胶制成,在手柄上设有与人体手指相适应的凹槽。手柄的结构强度好,并且手柄采用内握拳形状,大小适中,在防滑的同时,便于使用者抓握。
所述挂臂带为尼龙编织带,在挂臂带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粘接扣。以上结构使用方便、快捷、牢固,使用人员在使用时可灵活的配合做各种技战术动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有PC材料制造和合金铝材料制造的手持式防暴盾牌的不足,具有耐低温、防暴综合性能好、重量轻、使用灵活、便于做各种技战术动作等特点,能有效保证广大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在高寒地区执行警务和处理突发暴乱事件时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层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盾牌板1、可视窗2、手柄3和挂臂带4构成,盾牌板1是与人体腰部相适应的曲面,以便对人体进行多角度的有效保护。所述盾牌板1由1~3个复合层构成,每个复合层从前往后依次为玻璃纤维层1a、天然麻纤维层1b和PE层1c。本实施例中,复合层的数目为3个,3个复合层依次叠合压制,组成盾牌板1。在所述盾牌板1的边缘装有橡胶条5,该橡胶条5的截面为“U”形。所述盾牌板1的上部设置矩形可视窗2,可视窗2由两层PC板叠合而成。
从图2、图3和图4中可知,在盾牌板1背面的左部安装手柄3,该手柄3位于可视窗2的左下方,手柄3由尼龙塑胶制成,在手柄3上供抓握的部分设有与人体手指相适应的凹槽,以方便使用者抓握。在所述盾牌板1背面的右部安装挂臂带4,该挂臂带4位于可视窗2的由下方,并与手柄3处于同一高度上。所述挂臂带4为尼龙编织带,在挂臂带4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粘接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冠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冠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9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视机及电视网络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及其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