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服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59453.6 | 申请日: | 201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0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熊明明;朱志霞;吴承强;周铁明;覃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橡胶制品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27/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 地址: | 541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用具,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服。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护服,一般都会和手套配合使用。为了密封,专利号为20042002479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双层净化服”,其衣袖的近袖口处又外袖和内袖两层构成,外袖长于内袖,并在内袖口和外袖口均设有收口结构,以使衣袖收紧。使用时,将衣袖罩于手套的外侧,来确保手套和衣袖之间的贴合。但这种一种防护服,不仅密封效果不好,无法达到更高级别的密封要求;而且衣袖松紧带会箍紧手腕,影响手腕活动,手部不透气容易出汗;再者,其外形也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密封性能好、使用灵活方便的一种防护服。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防护服,包括外袖和内袖,其不同之处是所述内袖的前端还连接有一形状固定的硬质过渡套,该硬质过渡套呈与手腕形状相配合的柱状或类柱状。
所述硬质过渡套为中空的柱状或类柱状,其硬质过渡套的内腔可以为前后直径一致的圆柱形,但为了让其更好地与手部贴合、实现更好的气密性,所述硬质过渡套半径最好与手腕前小后大的形状相一致,即硬质过渡套的半径最好从前端到后端逐渐增大。
硬质过渡套可以长于、等于甚至短于外袖,也就是说硬质过渡套口可以露于外袖的外部、也可以与外袖口相平甚至可以藏于外袖的内部,但为了让手套能够更好的套入硬质过渡套的外侧,硬质过渡套口最好露于外袖的外部,即硬质过渡套长于外袖。
为了加大硬质过渡套与手套的摩擦,防止手套的腕部从硬质过渡套中脱出,所述硬质过渡套的外表面、沿其圆周方向最好设有1圈或1圈以上外凸的防脱圈。
制备硬质过渡套的材料需要具有一定支撑性、并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形状,因而可以为塑料、橡胶或其它高分子弹性体。
所述硬质过渡套的厚度为1mm~4mm,以避免因硬质过渡套过厚所造成的活动不便及不易透气等问题的出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质过渡套的外侧还设有一弹性箍紧胶圈,该弹性箍紧胶圈的前端固定在硬质过渡套的中部或后部,弹性箍紧胶圈的后端向后延伸;当手套的腕部开口从外袖内侧套入硬质过渡套的外侧时,弹性箍紧胶圈的后端向下翻折,将手套的腕部开口箍紧于硬质过渡套上。
制备弹性箍紧胶圈的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弹形,并能够方便地向下翻折,因而可以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其它高分子弹性体。
上述方案中,硬质过渡套与弹性箍紧胶圈可以有两种结构形式:如硬质过渡套可以与弹性箍紧胶圈粘接而成,或硬质过渡套也可以与弹性箍紧胶圈为一整体部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内袖的前端附加一硬质过渡套,利用硬质过渡套的支撑性以及手套的高弹性,将手套的腕部套于硬质过渡套的外表面;使其在不影响手腕活动的前提下,让手套能够更好的与防护服的衣袖相结合、大大提高防护性能,同时也便于手套的套入与脱出,防护服的袖口外形也能够更为美观;此外,通过在硬质过渡套的后端增设弹性箍紧胶圈能够让手套的腕部特别是腕部开口能够很好的箍紧在外袖和内袖之间,防止手套脱出,进一步提高防护服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服在一般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护服在手套口箍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防护服在一般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防护服在手套口箍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外袖;2、内袖;3、硬质过渡套;31、防脱圈;4、弹性箍紧胶圈;5、手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服在一般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外袖1、内袖2和硬质过渡套3所组成。本实用新型外袖1和内袖2的结构与现有一种防护服外袖1和内袖2的结构相同或相近似,其前端均带有袖口。内袖2和外袖1具有相同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内袖2和外袖1均由高性能橡胶压延在骨架基布上的橡胶胶布粘结制成。硬质过渡套3连接在内袖2的前端,该硬质过渡套3呈与手腕形状相配合的柱状或类柱状,硬质过渡套3的内腔与内袖2的内腔相贯通。即内袖2的后端开口固定于外袖1的中部内侧面上,硬质过渡套3的前端开口为硬质过渡套3口,内袖2和硬质过渡套3的相连结构与外袖1之间形成内腔相贯通的同向双开口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橡胶制品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橡胶制品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9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化铁路27.5KV电缆
- 下一篇:一种旅游景点用标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