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个小缺口结构的连体金属外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9434.3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才;张修峰;杨敏;钱恒盼;李弢;彭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个小 缺口 结构 连体 金属 外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多个小缺口结构的连体金属外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日益向高频率、高速度、宽频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密度(小型化、大规模集成化)、大功率、小信号运用和复杂化方向发展,电磁干扰已成为系统和设备正常工作的突出障碍,并随着各种电子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这些电子产品中使用最多的元器件之一是连接器,对于音、视频连接器来说,增加屏蔽静电防护效果、防止电磁辐射、减少信号干扰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音视频连接器,包括AV插座金属外套、AV接地端子和AV金属外套上设置的屏蔽面板,AV插座金属外套和屏蔽面板连成一体。现有的这种连接器屏蔽结构复杂、使用的原材料较多,耗工、耗时,生产成本高,不良率也很高等现象。模具在拉伸金属外套和面板连成一体的产品时,特别是横向、纵向外套排列较多时,易出现拉裂、拉皱等不良现象。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EMC效果好、节约材料、模具成型容易、低成本、装配方便的连体金属外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小缺口结构的连体金属外套,整体结构简单,装配便捷,能够节约成本,有防辐射、防静电、防电磁干扰效果好的特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多个小缺口结构的连体金属外套,包括若干并列设置于 条状主体2上的连体金属外套1,其特征在于:
主体2的一端设有引脚4,
主体2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半圆形或多边形的小缺口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小缺口3设于两相邻的连体金属外套1之间的主体2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主体2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设有凸台,所述小缺口3设置于凸台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凸台为矩形或多边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相邻的主体2上的小缺口3左右相对,拼合成与螺钉6适配的通孔,主体2通过螺钉6固定在连接器主体5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多个小缺口结构的连体金属外套,整体结构简单,装配便捷,能够节约成本,有防辐射、防静电、防电磁干扰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图: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拼装金属套与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螺钉连接小缺口结构示意图,
图4~图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多个小缺口结构的连体金属外套包括:
若干并列设置于条状主体2上的连体金属外套1,
主体2的一端设有引脚4,
主体2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半圆形或多边形的小缺口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小缺口3设于两相邻的连体金属外套1之间的主体2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上。小缺口3的数量根据连体金属外套1的数量而增减,图1中在主体2的右侧边设置了两个半圆形的小缺口3。如图2所示,如在左侧边也同时设置,则为四个半圆形的小缺口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主体2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设有凸台,所述小缺口3设置于凸台上。所述凸台为矩形或多边形均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3所示,两相邻的主体2上的小缺口3左右相对,拼合成与螺钉6适配的通孔,主体2通过螺钉6固定在连接器主体5上。在装配时,主体2直接置于连接器主体5上的基座中,左右两个主体2相互拼接,使得小缺口3拼合成的圆孔(通孔)与基座上的螺丝孔大小相同,当螺钉6打进去后将左右两个原先断开的主体2导通,从而达到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的目的。多个主体2亦可如此左右相互拼接称为更大规格的连体金属外套,图5、6、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具体实施例。这种连体金属外套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达到了金属外套和连接器主体5连成一体来屏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复合型插座。当然连体金属外套,不仅可以和S端子插座、SCART插座,数码终端器等结合,它还可以与更多的连接器结合形成新的组合体。图5、6、7为与S端子插座结合形成新的组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9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低压无功补偿综合模块
- 下一篇:一种单模圆柱微波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