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收利用内燃机废热的气动燃油混合动力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58252.4 | 申请日: | 201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方奕栋;俞小莉;陈平录;聂相红;刘晓俊;郑朝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B41/02 | 分类号: | F02B41/02;F02G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利用 内燃机 气动 燃油 混合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与燃油混合动力系统,特别是一种回收利用内燃机废热的气动与燃油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范围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汽车作为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源,其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不容忽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动力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压缩空气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前景相当广泛,然而其自身也有着能量密度低,能量转化效率低等缺陷。已有研究显示,内燃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这对能源无疑也是一种浪费,如果将这些废热加以回收,可以同时达到节约能源,以及提升压缩空气发动机性能的目的。中国专利[CN1398740]及中国专利[CN101225767]分别提出了气动/燃油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将内燃机的高温排气以及内燃机的燃烧热量通过换热模块应用于加热气动发动机的进气,从而达到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目的。然而,由于热能本身是一种能量品位较低的能量,上述模式的能量回收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联合循环——将内燃机的排气直接引入压缩空气发动机,令其在气动缸内进行二次膨胀,从而充分利用这些排气的热能和压力能;此外,气动缸还可以发挥回收燃油缸冷却系余热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回收利用内燃机废热的气动燃油混合动力系统。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收利用内燃排气的气动与燃油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燃油缸和气动缸;该系统以两个燃油缸和气动缸为一个动力单元,所述燃油缸的排气门均通过排气管与气动缸的进气门相连,两个燃油缸具有相反的行程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动缸上设有气阀,气阀通过管路与车载气源相连;气动缸的缸内设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信号线与气阀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基于前述系统的气动与燃油混合动力实现方法包括:燃油缸的排气直接进入气动缸进行二次膨胀,带动气动缸做功;在第一个燃油缸的排气完成二次膨胀后,第二个燃油缸的排气以相同的方式进入气动缸进行二次膨胀;在燃油缸的一个完整工作循环中,气动缸完成两次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当在燃油缸排气压力低于设定值时,相应的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气阀打开,使车载气源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气阀进入气动缸,对低压排气实施压力能补充。
本实用新型中,当发动机制动时,油路控制电路会对两个燃油缸实施断油控制,燃油缸将吸入的新鲜充量压入车载气源,实现压缩空气的补充。
本实用新型中,用电子控制的方式对排气门和进气门进行精确控制,以求达到最精确的相位匹配,使得整机效率达到最优。
本实用新型中,燃油缸与气动缸之间设有换热模块,当燃油缸冷却液流经该模块时,燃油缸冷却液携带的余热可以经由换热模块被气动缸吸收,使得这部分余热也能够得到回收利用。换热模块是本领域通用技术,可有多种实现形式,如换热器、包围气动缸的夹套等,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内燃机的高温排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如果直接被排到大气中,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及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将燃油缸的排气门与气动缸的进气门相连,使得燃油缸的排气可以直接进入气动缸进行二次膨胀,充分利用燃油缸排气中的热能和压力能,以求达到最大化的能量回收。
相比于其他形式的混合动力模式,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将燃油缸的排气直接引入气动缸进行二次膨胀,直接利用了排气中的热能和压力能,弥补了以其他方式回收排气余热所面临的能量品位低的问题;
(2)在气动缸上另外增设了气阀,可以在燃油缸排气压力过低时对其进行压力能补充,使得低压排气在二次膨胀过程中不会产生压缩负功。
(3)对进、排气门实施电子控制,使得相位精确匹配,最大程度优化整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燃油缸、2排气管、3气阀、4排气管、5燃油缸、6气动缸、7排气门、8进气门、9进气门、10排气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8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多级泵
- 下一篇: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喷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