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路接口处具有平面凸台的不锈钢集分水器主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58055.2 | 申请日: | 2010-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戴丁军;何昌宝;孙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41/00 | 分类号: | F16L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5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路 接口 具有 平面 不锈钢 分水 主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尤其是水的分配装置,具体指一种分路接口处具有平面凸台的不锈钢集分水器主管。
背景技术
在一些化工、制药、炼油、酿造、食品、供汽、供水等企业中,为了对液体、气体原料进行集中分配,往往要建立一个中央控制操作分配台即流体集分配器。近年来,这种流体集分配器被应用到居民住宅的生活设施中:例如住宅小区连片住房的集中供暖、液化气站供气分配、太阳能热水器供水站等。在长江以北的一些城市中,目前正在流行家庭自产热水流向各个房间的集中热水分配系统:从热水器出来的热水经过分配控制操作台即分集水器后再流向各个房间地板下的地热排管或洗浴卫生间水龙头,供各个房间取暖或洗浴之用。所述集分水器主管其实就是一段设置有进水管控制阀和分路出水管的管子,这类管子早期都是用黄铜浇铸而成,其内壁比较粗糙,流体输送时的粘滞阻力大,影响流体的流动速度与流量,从“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的角度来说,也是不经济的。并且这种流体集分配器难于加工而不能做得太长。所以本申请人在2006年发明了一种不锈钢拉伸成型的专利号为200620042782.6“流体分配器”主管,其内壁无须切削即很光滑,流体输送时阻力较小。并且因内壁不用切削加工,所以其长度及分路数目不受限制,便于产品形成系列。但该产品在外形上不够美观,控制阀门安装处的管壁成弧形且螺纹口较为薄弱。本实用新型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而设计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上述集分水器的外形以及分路接口螺纹处进行改正,采用内胀成型的平面凸台式,不但使产品外形更加美观,而且在控制阀接口及分路接口处更显得厚重和牢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路接口处具有平面凸台的不锈钢集分水器主管,其特征在于主体是经过拉伸加工后内壁光滑的圆柱形不锈钢管子,所述主体的两侧相对面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排若干个元宝状的平面凸台,所述主体的两端与输送管路对接的主管路接口设有45°的翻边,所述主管路接口内设有与流体输送管道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每个平面凸台中间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向内设有垂直翻边,所述翻边周围设有连接分路控制阀的内螺纹接口,所述每对分路接口与控制阀的内螺纹接口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且与主体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所述主体与主管路接口之间设有球面形圆台和短管卡箍槽,主管路接口通过卡箍槽和球面形圆台与主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由于内壁光滑,使其在输送流体时的阻力减小,符合当前“节能减排”主流趋势。并且由于将分路接口或控制阀的螺纹接口用内胀成型制作成平面凸台,不仅使主体外形更加美观,更主要的是螺纹连接处更加厚重、结实牢固,分路接头的外螺纹或控制阀接头与其连接时会更加牢固。为了便于用卡箍将集分水器固定在安装架上,在主管路接口与球面形圆台之间设置了一节短管卡箍槽。因此本设计是这类集分器水主管的最佳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中各部名称及标记:1.主管路接口、2.主体、3.平面凸台、4.内螺纹接口、5.卡箍槽、6.球面形圆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适用于家庭住宅安装地热水管向各房间输送热水用的四路集分水器主管,其主体2是经过拉伸加工的不锈钢圆柱形管子,内壁光滑,两面相对的外壁上设有一排四个平面凸台3,主体2的两端与输送管道对接的主管路接口1设有向外的45°翻边,主管路接口1内壁设有与输送管道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在每个平面凸台3中间设有圆孔,圆孔中设有向内的垂直翻边,垂直翻边内周围设有与分路管或控制阀连接的内螺纹接口4。主体2与主管路接口1之间连接有球面形圆台6和短管卡箍槽5,以便于用卡箍将主管安装在集分水器的支架上。本产品在装配时,先将主管的主体2水平安装在集分水器的支架上,用卡箍将其固定,然后将四个控制阀旋入上面一排的内螺纹接口4,在下面一排内螺纹接口4中旋入分路管接头,将主管路接口1的一端与进水总管相连接,另一端主管路接口1作为出水口与迥流管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8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