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7628.X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芳华;吴树王;吴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3/24 | 分类号: | D03C3/2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花 开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提花机开口装置的结构,包括角尺杠杆,角尺杠杆一端与传动机构的推拉杆相铰接,获得动力;另一端经上、下连接头与刀箱框相联接,刀箱框套置在竖直向的导杆上。作业时,角尺杠杆在传动机构推拉杆作用下,绕支点作弧形摆动,从而带动刀箱框及其悬挂在刀箱框上的竖针作垂直往复运动。与此同时,联接在导杆下端的双面齿条,经双头扇形齿轮、底板连接齿条,带动底板框也作上下垂直往复运动,而底板框的运动与刀箱框的运动正好成反方向运动,即它们之间的运动高度差即为径线的开口。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开口装置原因,角尺杠杆摆幅大,致使整机不但振动大,机械效率低,机械容易损坏,而且,还容易导致径线的断裂;再者这种开口装置不适用剑杆机的剑杆作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现在提花机配用此开口装置后,整机振动小、机械效率高,有利于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尤其适合在剑杆机上的应用。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这种提花机开口装置的结构,包括角尺杠杆,其特征是:所述角尺杠杆的内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使角尺杠杆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开口既保持平和又能达到有效的开口高度。
具体实施时,所述角尺杠杆的内夹角等于90度。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角尺杠杆支点两端的动力臂和工作臂之间的内夹角,从原来大于90度改变为小于或等于90度,实现了改变杠杆工作臂起始位置的目的,使径线开口高度恰到好处地达到有效高度,而去掉不必要的提线高度,因此,有效解决了提线过高使机械运转过快,振动大效率低,以及易断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刀箱框1,墙板2,底板框3,底板连接齿条31,双头扇形齿轮32,导杆4,双面齿条41,连杆5,上接头51,下接头52,角尺杠杆6,动力臂61,铰接端611,工作臂62,支点6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传动机构的推拉杆一端与角尺杠杆6的铰接端611联接。本实施例角尺杠杆6的动力臂61与工作臂62之间的内夹角为90度,当然,根据需要,其内夹角也可以小于90度(现有技术中,其内夹角通常为120度,即,工作臂基本处于水平状)。作业时,推拉杆使角尺杠杆6绕支点63作弧形摆动,从而带动连杆5使刀箱框1沿着导杆4,作上下垂直往复运动。与此同时,联接在导杆4下端的双面齿条41,经双头扇形齿轮32、底板连接齿条31,带动底板框3也作上下垂直往复运动,而两者的运动方向正好向反,两者之间的运动高度差即为径线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