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线性中性点接地电阻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7503.7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郭道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道胜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线性 中性 接地 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接地电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非线性中性点接地电阻。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分为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两大类。
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中压系统的有效接地主要是经小电阻接地的方式,它的过电压水平较低,选线准确率高,能迅速查出接地故障点,但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不能熄弧,必须立即跳闸,接地电流大,跨步电压高,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对二次线路和电子通讯设备还会产生很大干扰。
非有效接地包括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高阻接地。其中不接地主要用于架空线路和网络较小的系统,在我国传统网络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它造价低,结构简单,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均较高。但过电压倍数高,对系统绝缘威胁较大。随着电缆线路的增加,系统接地电容电流越来越大,发生单相接地时,电弧不易熄灭,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经高阻接地大多用于发电厂用电系统。高阻对吸收谐振和单相接地的电磁能量很有作用,同时增加了选线的准确率,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比较高。但在单相接地时,过电压仍然很高。接地电容电流较大的系统不适应;经消弧线圈接地主要用于接地电容电流较大的系统。它利用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电容电流,使单相接地残流较小,过零后电弧不再重燃,有很高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但它的过电压倍数高,精确调谐难度大,选线准确率低,造价高,不利于电网远景规划。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非线性中性点接地电阻,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兼具有非有效接地系统供电安全性高和有效接地系统过电压水平低的优点,能消除单相弧光接地、谐振及过电压等故障,使得用电设备得到可靠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非线性中性点接地电阻,包括至少一组由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和与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相串联的熔断器构成的组件;所述组件之间并联连接;该电阻还具有与所述组件相并联的高能氧化锌阀片组B,且高能氧化锌阀片组B的导通电压U100mA高于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兼具有非有效接地系统供电安全性高和有效接地系统过电压水平低的优点,能消除单相弧光接地、谐振及过电压等故障,使得用电设备得到可靠保护。本实用新型使过电压水平被限定在绝缘允许范围内,电气设备的绝缘被高电压冲击的可能性被杜绝,事故扩大(如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短路事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原理图。
图中:1、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2、熔断器,3、高能氧化锌阀片组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和与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相串联的熔断器2构成的组件,所述组件之间相并联,其还具有与所述组件相并联的高能氧化锌阀片组B3,且高能氧化锌阀片组B3的导通电压U100mA高于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
如图2所示,应用时,将该实用新型产品连接在系统中性点和地之间,将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 1的开通值U100mA设置在系统相电压水平,在实际运行中若系统发生故障,利用非线性电阻的非线性特点在导通后其通流量很大,限制过电压效果好;故障引发高倍过电压则通过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的导通来抑制系统中性点的电压将整个系统过电压限制在2倍以下(允许范围为3.5倍)。同时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的巨大能容很快地吸收谐振能量,使系统的谐振消除。
所述的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由多路非线性电阻并联,由于采用均能、均流、均压的计算原理,各路的伏安特性完全一致,设计时按300%的系统容量计算(即使损坏50%以上仍能正常运行)。
熔断器2主要是保护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在极端条件下快速熔断,不至于发生高能氧化锌阀片爆炸,从而使损坏的高能氧化锌阀片可靠退出工作。
高能氧化锌阀片组B3的导通电压U100mA高于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当整个高能氧化锌阀片组A1都损坏时,其能够保护整个系统和设备本身的安全。
高能氧化锌阀片组采用独特的散热技术和全密封工艺。散热技术采用外散热片向外散热和内部灌有石英砂进行内部散热;密封工艺采用环氧树脂筒和散热片用硅橡胶进行密封处理。散热、防潮效果俱佳,工作性能稳定,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道胜,未经郭道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