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彩钢屋面上的自由伸缩节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7331.3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5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魏庆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庆昌 |
主分类号: | E04D3/362 | 分类号: | E04D3/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自由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钢屋面上的自由伸缩节。
背景技术
在近几年来的彩钢结构设计施工中,彩钢结构总长大多会超过(80~100)米,因季节性温差或冬日、夏日的较大日温差,钢结构上的彩钢瓦屋面在强大的温度应力作用下,伸缩推拉就会造成彩钢瓦屋面的拉铆钉被剪断而漏雨,尤其在季节性温度较大的新疆、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新疆冬夏温差可达60°~92°[夏+(35~52)℃,冬-(25~40)℃]。
现在彩钢瓦屋面上的通常做法是:用一块彩钢板1盖在两块对接彩钢瓦3、4(位于C型钢檩6上)的接缝处,两边缝用封胶2封住,如图4所示,这种做法实际对长长的带状彩钢瓦巨大的热涨推力和冷缩拉力埋下隐患,起不到多大的缓解释放作用,而且封胶常常因老化拉开,导致附近的不少拉铆钉5被剪断而造成屋面漏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钢屋面上的自由伸缩节,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防范温差带给彩钢瓦屋面的伸缩变形从而导致的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彩钢屋面上的自由伸缩节,其由一对上下密贴互扣的彩钢板组成;所述上彩钢板的互扣边侧板向下廻折弯平,且上彩钢板的互扣边侧板短于上彩钢板的上层板;所述下彩钢板的互扣边侧板向上廻折弯平,且下彩钢板的互扣边侧板短于下彩钢板下层的外延板。
所述上彩钢板的上层板由过渡板及外延板两部分构成,其中,外延段部分向下拐折后与下彩钢板的下层外延板位置平齐。
所述上、下彩钢板的外延板不短于1米,并分别与两侧边的彩钢瓦屋面用拉铆钉固定。
弯折后上下板的互扣侧板都短于未弯折的板段长度,以保证有足够的伸缩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使用效果佳,可以达到长期防护的目的。
2、且由于不需现场灌胶粘接,使得安装更便捷,质量更有保障,且为使用消除了隐患。
3、由于伸缩缝的提高,可以减少主钢架的榀数,进一步节约了用钢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彩钢屋面上的自由伸缩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彩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彩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彩钢屋面彩钢板对接缝处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设计的创新点在于:在彩钢瓦屋面的伸缩缝处设置新型伸缩节。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彩钢屋面上的自由伸缩节,由一对上、下密贴互扣的彩钢板1、2组成。
所述上彩钢板1可以定义为由互扣边侧板11、过渡板12及外延板13三段构成,其中互扣边侧板11向下延折,且上彩钢板的互扣边侧板11短于上彩钢板的过渡板12,参见图2。
所述下彩钢板可以定义为由互扣边侧板21及外延板22两段构成;其中互扣边侧板21向上廻折,且下彩钢板的互扣边侧板21短于下彩钢板的外延板22,参见图3。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图,其中,所述上彩钢板1的互扣边侧板11下廻折后与上彩钢板上层过渡板12平行;所述下彩钢板的互扣边侧板21向上廻折后与下彩钢板的下层外延板22平行。且上彩钢板上层板经向下拐折后的外延板13与下彩钢板的下层外延板22位置水准平齐。
应用时,在两邻接的彩钢瓦屋面板3、4(位于C型钢檩6上)的对接缝方位的上方覆置接缝外延板,接缝外延板的两边分别与对应的彩钢瓦屋面板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选点的位置应选择在对应彩钢瓦屋面板的凸起带上,并通过拉铆钉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彩钢屋面上的自由伸缩节的结构设计,使得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上、下彩钢板1、2的对扣边端A、B两端可以自由伸缩,而不会剪断拉铆钉及发生屋面板凸起现象,有效防止了屋面漏雨(这种伸缩节在角驰III屋面上更显其优越性)。这样完全克服了老式伸缩缝胶封扣板法在构造上的欠缺,而且把伸缩缝左右两相邻连续结构段的长度由几十米提高到110米~130米左右,可以减少主钢架的榀数,进一步节约了用钢量。
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庆昌,未经魏庆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