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断冷却水管的灌浆孔孔内隔浆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57050.8 | 申请日: | 201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锡银;余英;刘红萍;孙昌忠;黄家权;李绍东;詹忠辉;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断 冷却 水管 灌浆 孔孔内隔浆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工程钻孔灌浆施工中的一种隔浆装置,特别是一种预埋冷却水管被打断后的灌浆孔孔内隔浆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坝基础灌浆一股在有混凝土盖重的条件下进行,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避免水化热温差产生的裂缝,均埋设有冷却水管进行通水冷却。在钻孔灌浆施工过程中,存在打断并堵塞冷却水管的可能性,冷却水管一旦遭到破坏,其后果一是延长后期坝体冷却通水时间,推迟接缝灌浆工期,影响施工总进度;二是同一坝块,同层埋设有两组或多组冷却管,当被打断的一组被堵塞后,同一坝块同层混凝土会因温差而产生裂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断冷却水管的灌浆孔孔内隔浆处理装置,可以在确保灌浆顺利进行的同时保证冷却水管通畅,满足混凝土连续通水冷却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断冷却水管的灌浆孔孔内隔浆处理装置一,孔口管外壁上设有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
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分别位于冷却水管的上方和下方。
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距离冷却水管30cm。
一种打断冷却水管的灌浆孔孔内隔浆处理装置二,孔口管外壁上设有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孔口管1内还设有内层孔口管,内层孔口管上端与孔口管1之间焊接。
上密封环位于最上层冷却水管的上方,下密封环位于最下层冷却水管的下方。
上密封环距离最上层冷却水管30cm,下密封环5距离最下层冷却水管30cm。
内层孔口管下端长于孔口管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打断冷却水管的灌浆孔孔内隔浆处理装置,通过在孔口管上设置上、下密封环的方式,可以在确保灌浆顺利进行的同时,保证冷却水管通畅,满足混凝土连续通水冷却的需求,确保工程施工的进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防止灌浆浆液沿灌浆的孔口管1的外表面与孔3孔壁之间的间隙(一股为1cm左右)串至冷却水管4后造成堵塞,同时防止冷却水管4通水时,冲洗或带走灌浆浆液,采用上密封环2和下密封环5隔离浆液和冷却水。
如图1中,一种打断冷却水管的灌浆孔孔内隔浆处理装置一,孔口管1外壁上设有上密封环2和下密封环5。
上密封环2和下密封环5分别位于冷却水管4的上方和下方。
上密封环2和下密封环5距离冷却水管30cm。
上密封环2和下密封环5可以采用特制的密封环,例如橡胶密封环(密封环外径略小于孔3,长度10cm左右);也可以在孔口管1外壁焊接Φ8mm的钢筋支撑环,并采用塑料胶布将隔浆棉絮绑扎在孔口管壁上制成。上密封环2和下密封环5的位置以冷却水管4的位置为基准,位于冷却水管4的上下各30cm处。
隔浆装置埋设方法:采用压浆法埋设。先将本实用新型置入孔3内的预定位置,在上密封环2上部加填2cm厚的棉絮,回填水∶灰∶砂(重量比)=0.5∶1∶1.5的水泥砂浆,然后自冷却水管4两端通水,自孔口管1与孔3壁间出水至澄清,待凝24h(通水时分别自冷却管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交替进行,确保出水量≥30L/min)。
如图2中,一种打断冷却水管的灌浆孔孔内隔浆处理装置二,孔口管1外壁上设有上密封环2和下密封环5,孔口管1内还设有内层孔口管6,内层孔口管6上端与孔口管1之间焊接。
上密封环2位于最上层冷却水管4的上方,下密封环5位于最下层冷却水管4的下方。
上密封环2距离最上层冷却水管30cm,下密封环5距离最下层冷却水管30cm。
内层孔口管6下端长于孔口管1的下端。
在打断多层冷却水管4的情况下,由于孔口管1周边的空隙较大,为防止后续钻孔施工中钻杆扰动破坏已埋孔口管1,置内层孔口管6至孔底,内层孔口管6下端长于孔口管1以利于灌浆,采用0.5∶1水泥浆压浆埋管,待两管壁间出浓浆后,清除孔口浓浆50mm,待凝3天后,再在孔口处将孔口管1与内层孔口管6填焊在一起,确保两管焊接牢固。
其余操作与技术方案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面积地坪施工的平整度及密实度控制平板振动器
- 下一篇:简易锚杆注浆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