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槽形钢过樑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7009.0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孟向惠;李焕军;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8 | 分类号: | E04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形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窗门顶部的过樑构件。
背景技术
窗、门是现代房屋的必备结构,窗、门常规形状为矩形。建筑施工窗、门时,通常在矩形窗、门待安装位置的上沿架设预制钢筋砼过樑,建筑工程中也有现场浇筑过樑应用技术。尽管现有技术完全能满足房屋建筑施工的结构要求,但预制钢筋砼过樑既需要场地,也需要时间,往往不能满足施工及时性要求。现场浇筑过樑技术也同样存在及时性不好的问题,该技术施工需要搭建模板,然后浇筑,最后再养护一段时间才能作后续施工。现场浇筑除了上述施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外,还存在现场湿作业对施工现场污染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架设方便、承载能力强、易与水泥砂浆相结合的槽形钢过樑。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槽形钢过樑,它是一种槽形镀锌钢质构件;所述槽为朝上开口的矩形槽,两侧的立边等高。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过樑立边高度是底边宽度的50%~60%,底边和两侧立边上均布工艺通孔,孔间距为20mm~40mm。
上述过樑为等壁厚构件,壁厚3mm~6mm,过樑底边和两侧立边上均布的通孔为Φ5mm~Φ10mm的圆孔或30mm2~60mm2的矩形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薄板构件易工业化生产,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
2、自身轻,架设方便,大大地降低施工者的劳动强度;
3、板面上均布通孔,易与水泥砂浆粘结;
4、槽形结构强度高,架设后即可作后续施工,及时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通孔为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槽形钢过樑,它是一种槽形镀锌钢质构件,其横截面为朝上开口的矩形槽,两侧的立边等高,立边高度是底边宽度的50%~60%,底边和立边上均布工艺通孔。本实施例是待安装1500mm宽的窗槽形钢过樑,因跨度相对较大,槽形钢过樑的结构参数确定如下:壁厚为4mm,底边宽100mm,立边高60mm。立边和底边上均布间距30mm的Φ6通孔。实际应用时将配套的槽形钢过樑平搁在窗档上,即可在槽内平铺水泥砂浆进行墙体砌筑。由于槽的包容和支撑使水泥砂浆不外流,同时承担上部砌体的重量,使墙体砌筑工作正常进行。当水泥砂浆凝固后砌体便与过樑形成一体,进一步提高过樑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在底边和立边上预置工艺通孔,有利于水泥砂浆与过樑的粘结。
本实用新型根据安装位置的跨度来选择相关结构参数的过樑,跨度大则选大值结构参数,反之则选小值结构参数。
本实用新型形状规则,易实现工业化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承载能力强,而且自重轻,安装方便,施工者劳动强度低,更重要的是安装后即可作后续施工,不影响施工进程,完全满足工程的及时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锦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