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压机站新型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966.1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良;杨秀玉;高新德;李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鲍德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压机站 新型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空压机站新型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空压机冷却方式一般采用由级间冷却器和外置式末级冷却器逐级冷却。末级冷却器多为管壳式换热,阻力大,冷却效果差,维修费用高,冷却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冷却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空压机站新型冷却系统,该系统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降低管路损失,可以显著改善目前空压机压力高于系统压力的现状,降低空气能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压机站新型冷却系统,它包括空气冷却塔,空气冷却塔的进气口与空压机排气端直接连接;同时空气冷却塔的顶部与喷淋系统连接,空气冷却塔的底部与循环水系统连接。
所述空气冷却塔为填料式空气冷却塔,它与空压机末级蜗壳的高温空气连通。
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安装在空气冷却塔内上部的喷头和游离水捕集器,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空气冷却塔外的流量计、出口阀II、止回阀、水泵、入口过滤器和进口阀。
所述空气冷却塔依次通过回水调节阀和止回阀I与循环水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空压机原有末级冷却器拆除,从空压机末级蜗壳出来的高温空气直接进入空冷塔,同时通过水泵将循环水送入空冷塔上部喷头后向下喷淋,换热后流回循环水系统,空气从空冷塔下部进入后,向上经过塔内填料,增加与向下喷淋循环水的直接接触的表面积,保证了换热的效果,实现降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供出空气温度平均降低15℃,空压机末级出口压力降低0.06MPa,能耗可以降低3.4%。冷却水小时耗水由原来330立方米降低为140立方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冷却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止回阀I,2.回水调节阀,3.空气冷却塔,4.流量计,5.出口阀,6.止回阀II,7.水泵,8.入口过滤器,9.进口阀,10.游离水捕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中,压缩空气自末级叶轮压缩后进入管壳式换热器进行逆向间壁式换热。长期运行后,循环水侧结垢以及空气侧锈蚀均造成换热效率下降及管路阻力上升,造成单位能耗剧增,通过定期维护只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最终需要定期更换末级冷却器,造成整体成本费用攀升。
图2中,本实用新型中不包括图1中的末级冷却器,空气自压缩机组末级压缩后直接进入填料式空气冷却塔3,从空气冷却塔3下部进入,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与经过水泵7压缩进入空气冷却塔3的循环水在空气冷却塔3的填料中进行充分接触换热,压缩空气降温后经过空气冷却塔3顶部的游离水捕集器10去除掉游离态水后引出,进入管网。循环水经回水调节阀2、止回阀I1回循环水系统。在图2中,外部供水经阀门9、水泵过滤器8进入水泵7,加压后经止回阀II6、出口阀5、流量计4进入空气冷却塔3。空气与循环水在空气冷却塔3中的接触式换热方式,增加了换热面积,降低了换热表面结垢对换热效率的影响,延长了换热设备使用的寿命;同时增加了空气流通的截面积,降低了流动阻力造成的压力下降,节约了压缩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鲍德气体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鲍德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