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莲子剥壳机切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719.1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孔焕南;孔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焕南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54500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莲子 剥壳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剥壳机械技术领域,涉及莲子剥壳机,尤其是莲子剥壳机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莲子外壳的剥离,以往通常靠莲农用手工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此,人们发明了各种手动或电动的莲子剥壳机,其中,切割装置是莲子剥壳机的必要组成部件。
例如:申请(专利)号为200720007858.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莲子剥壳机,其切割装置的结构包括割刀片和割刀板,由数量适当相互呈直线平行间隔排列的割刀片和一块割刀板组成;割刀板上设有相应数量、深浅适当的刀槽,割刀片固定设置于刀槽中。
采用这样技术的切割装置当然可以实现莲子剥壳,其缺点在于:由于割刀板上各割刀片间是呈直线间隔平行排列的,割刀片在莲壳上形成的割痕线也是呈平行间隔排列的,而莲壳与莲肉贴得很紧密,割刀片即使割透了整周的莲壳,壳肉也不易脱离分开,还常常需借助人工将割透的莲壳与莲肉分开,剥壳效果还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割刀在莲壳上的割痕是呈弧线间隔排列的,割刀割透整周的莲壳后莲壳与莲肉会同时自动脱离分开的莲子剥壳机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莲子剥壳机切割装置,包括割刀片和割刀板,两片割刀片呈弧状设置在割刀板上,两片割刀片的两头刀尖分别靠接,两片割刀片刀身中部间隔适当间距。
所述的两片割刀片长度为100毫米,刀刃露出刀板部分的刃高度为1毫米,两片割刀片刀身中部最大间隔处的距离为1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两片割刀片呈弧状设置在割刀板上,两片割刀片的两头刀尖分别靠接,两片割刀片刀身中间间隔适当间距。在切割莲壳的同时,两片割刀片的外侧面会将莲壳撑开,并形成完整的一圈切割线,莲壳与莲肉会同时自动脱离分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莲子剥壳机切割装置,包括割刀片2和割刀板1,两片割刀片2呈弧状设置在割刀板1上,两片割刀片2的两头刀尖分别靠接,两片割刀片2刀身中部间隔适当间距。两片头相连且弯曲的割刀片2构成的封闭轮廓线呈类似扁椭圆形。
所述的两片割刀片2长度为100毫米,这是为了保证切割线略大于带壳莲子的周长,并考虑了打滑、斜切等因素;刀刃露出割刀板1部分的刃高度为1毫米,这是因为莲子壳厚度通常为1毫米,为了防止切伤莲肉进行限位;中间两片刀身最大间隔处的距离为10毫米,这是经验值。以上长度值均为参考值,适度的变动也是可以的。
其工作原理是:由于两片割刀片2呈弧状设置在割刀板1上,两片割刀片2的两头刀尖分别靠接,两片割刀片2刀身中间间隔适当间距。在切割过程的前半行程段两片割刀片2在切割莲壳的同时,割刀片2间距逐渐变大,两片割刀片2的外侧面会自然将莲壳撑开,而在后半行程段,两片割刀片2间距逐渐变小,最终切割线绕回到切入点并在莲壳上形成完整的一圈封闭切割线,两片已被撑开的莲壳会被完全切断开并与莲肉完全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焕南,未经孔焕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薄壁合金钢离心浇铸机
- 下一篇:数控转塔冲床X轴方向送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