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螳臂全功能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468.7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斌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F41B1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丛维东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武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生螳螂臂全功能刀。
背景技术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练武作为强身防身的一种手段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武术器械是联系武术中的常用器具,中国传统的武术器械比较丰富,像刀、枪、剑、戟、双节棍、九节鞭等,但是很多传统武术套路没有专用器械配合,比如螳螂拳,流传很广,其实用型很强,由于其套路动作的限制,传统上没有专用的器械,这就局限了其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仿生螳螂臂、结构简单、功能多、携带方便的螳臂全功能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螳臂全功能刀,是由手持柄和护柄组成,其特点是尖臂、中臂和尾臂依次活动连接,尾臂的另一端与手持柄固定连接,尖臂和中臂的下边缘及尾臂的上边缘为锯齿,尾臂的上面和中臂的下面设有凹槽。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尖臂、中臂和尾臂的依次活动连接为自弹式活动连接,自弹式活动连接的开关与手柄上的控制开关连接,尖臂、中臂和尾臂的依次连接处设有定位销。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尖臂的尾端下方连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手柄滑道内的拉手连接,拉杆在中臂与尾臂的连接处为柔性链条。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尖臂、中臂和尾臂依次活动连接,尾臂的另一端与手持柄固定连接,尖臂和中臂的下边缘及尾臂的上边缘为锯齿,尾臂的上面和中臂的下面设有凹槽,完全仿生了螳螂臂的结构,结构简单,可以很好的与螳螂拳套路结合,发挥螳螂拳的效力,同时可以依次折叠在一起,便于携带;尖臂、中臂和尾臂的依次活动连接为自弹式活动连接,自弹式活动连接的开关与手柄上的控制开关连接,这样可以在使用时自动快速将本刀完全展开,尖臂、中臂和尾臂的依次连接处设有定位销,避免了连接处展开超过180度,影响使用;尖臂的尾端下方连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手柄滑道内的拉手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拉动拉手,使尖臂下弯,产生钩的效果,拉杆在中臂与尾臂的连接处为柔性链条,保证了连接处的可折叠性,便于折叠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螳臂全功能刀,参照图1,是在手持柄1前部固定有护柄2,尖臂5、中臂4和尾臂3依次轴活动连接,尾臂3的另一端与手持柄1固定连接,尖臂5和中臂4的下边缘及尾臂3的上边缘为锯齿6,尾臂3的上面和中臂4的下面设有凹槽7,这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螳臂全功能刀,参照图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尖臂5、中臂4和尾臂3的依次活动连接为自弹式活动连接,其自弹式活动连接的结构与现有的弹簧刀自弹式活动连接的结构相同,自弹式活动连接的开关与手柄1上的控制开关8连接,尖臂5、中臂4和尾臂3的依次连接处设有定位销9,其它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一种螳臂全功能刀,参照图3,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尖臂5的尾端下方连接拉杆10的一端,拉杆10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手柄1滑道内的拉手11连接,拉杆10在中臂4与尾臂3的连接处为柔性链条12,其它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携带时,尖臂5放置于中臂4的凹槽内,中臂4放置于尾臂3的凹槽内,自弹式活动连接的开关被锁住,便于携带,需要使用时,可拉动手柄1上的控制开关8,自弹式活动连接的开关解锁,尖臂5、中臂4依次弹开,由于定位销9的阻挡,使尖臂5、中臂4不能过渡弹开,使尖臂5、中臂4和尾臂3基本成一直线,拉动手柄1上的拉手11,拉杆10拉动尖臂5下弯,形成钩刺,拉杆10在中臂4与尾臂3的连接处为柔性链条12,可使中臂4与尾臂3的连接折弯不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斌,未经刘广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