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脱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323.7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凤祥 |
主分类号: | A01F7/02 | 分类号: | A01F7/02;A01F7/04;A01F12/4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贾俊峰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脱粒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农用脱粒机在农村已经广泛应用,目前脱粒机按动力分类主要有手动脱粒机和机动脱粒机两种,手动脱粒机需要通过人手带动脱粒筒旋转,实现脱粒,机动脱粒机可以由电动机带动工作。目前的脱粒机由于其内部结构设计的原因,普遍存在脱粒率不高的问题,并且脱粒后,出来的谷物等颗粒伴随着大量碎屑,还需要进一步筛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粒率高,脱离效果好的脱粒机。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脱粒机包括入料口、顶筒、出渣口,所述顶筒为圆柱形,该顶筒轴心位置设有传动轴,该传动轴从所述顶筒两端盖伸出,所述顶筒两端端盖有传动轴伸出,该传动轴与电机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固接有搅拌柱,该搅拌柱位于顶筒内部,该顶筒固定于机架横梁上,该机架横梁与机架侧柱连接,所述顶筒的下部为网状筛底,该网状筛底下方设有下舱,该下舱与机架横梁及机架侧柱构成一个腔体,所述下舱安装在与机架侧柱和机架横梁上,所述下舱下端设有出粒口,所述下舱上端设有出灰口,顶筒侧下方设有风筒,该风筒的出风口在下舱内部。
所述入料口和出渣口分别位于顶筒的两个端盖附近。
所述下舱内部网状筛底的下方设有挡风层。
所述传动轴与风筒由同一个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
所述电机安装于与机架侧柱连接的下横梁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脱粒机的脱离率明显提高,并且由于采用了风筒及挡风层,使得脱离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脱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脱粒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脱粒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脱粒机包括入料口1、顶筒2、出渣口3,顶筒2为圆柱形,该顶筒2轴心位置设有传动轴13,该传动轴13从所述顶筒2两端盖伸出,顶筒2两端端盖有传动轴13伸出,该传动轴13与电机11连接,传动轴13上固接有搅拌柱14,该搅拌柱14位于顶筒2内部,该顶筒2固定于机架横梁9上,该机架横梁9与机架侧柱5连接,顶筒2的下部为网状筛底15,该网状筛底15下方设有下舱6,该下舱6与机架横梁9及机架侧柱5构成一个腔体,下舱6安装在与机架侧柱5和机架横梁9上,下舱6下端设有出粒口4,下舱6上端设有出灰口8,顶筒2侧下方设有风筒7,该风筒7的出风口17在下舱6内部。
入料口1和出渣口3分别位于顶筒2的两个端盖附近。
下舱6内部网状筛底15的下方设有挡风层16,挡风层用于防止风筒的排出的气流进入顶筒2。
传动轴13与风筒7可以由同一个电机11通过皮带轮带动。皮带轮14安装与传动轴的一端。电机11可以安装于与机架侧柱5连接的下横梁10上。
使用时,谷物等原料从入料口1进入,通过搅拌柱14搅拌破碎一些较大的废渣从出渣口3排出,较小的颗粒及碎屑从网状筛底15落入下舱6,然后谷物颗粒从出粒口4流出,而别的碎屑由于风筒的作用从另一个方向的出灰口8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凤祥,未经王凤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多动力机型的玉米脱粒机
- 下一篇:一种果实采摘器